火箭发射失败引致歉,网友却力挺 11 月 10 日,星河动力谷神星一号火箭发射失利,官方第一时间致歉,评论区却满是理解与支持:“22 次发射成 20 次,成功率超 90%,这成绩够亮眼了!” 要知道,同期某国外民营航天企业 15 次发射仅 8 次成功,两相对比,更显星河动力这份答卷的含金量 —— 网友的力挺,不是盲目包容,而是对中国民营航天实力的清醒认知。 航天发射本就是 “刀尖上跳舞”,即便是美俄等传统航天强国,也难避失利风险。星河动力 “20 胜 2 负” 的成绩,不仅在国内民营航天领域领跑,放在全球商业航天赛道也属上游水平。 官方的致歉,是对每一次发射负责的担当;而网友喊出的 “永远支持”,则撕开了 “唯成功论” 的桎梏,传递出对 “科技试错” 的理性态度 —— 没有一次次失败的技术积累,哪来叩问星辰大海的底气? 更值得深思的是,这场 “失利却获赞” 的背后,是民众对民营航天的信任升级。民营航天不是 “配角”,而是中国航天的重要补充。 航天从无坦途,失利从不是终点。星河动力的致歉与网友的力挺,共同勾勒出中国科技发展的健康生态:既要有直面失败的勇气,更要有包容试错的胸怀。而这份生态,正是中国航天持续向前的重要动力。 若民营航天持续突破,会如何改变中国航天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