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不再让中国转让高铁技术,起初越南觉得各国都会抢着来修他们的高铁,所以想来一个

湖锦行 2025-11-11 13:00:21

越南不再让中国转让高铁技术,起初越南觉得各国都会抢着来修他们的高铁,所以想来一个 “一桃杀三士”,让几个国家斗来斗去,然后越南坐收渔翁之利,但是越南跑遍了全球,发现根本没人搭理他,就很是尴尬。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越南的高铁梦,始于南北交通的“卡脖子”之痛。河内到胡志明市的铁路,还是法国殖民时留下的窄轨,运速慢得像蜗牛,生鲜运到终点就变质大半,制造业出口被绊得直发愁。 2001年抛出的高铁计划格外张扬:1600多公里干线穿20多省市,时速350公里,预算一度飙到670亿美元,占当时全国GDP近六成。 官员喊着“振兴国运”,民众盯着海报里的流线型列车,没人怀疑这梦的分量。 起初越南打得一手“左右逢源”的算盘,想让中、日、欧企业互相竞价,自己坐收渔利。 它既要核心技术全盘转让,又要本地化生产,还逼着对方先垫资,仿佛凭这千公里线路,就能让各国捧着技术上门。 可高铁技术是各国几十年的家底,没人愿意当“冤大头”。更微妙的是,越南既眼红中国高铁效率,又怕被说“依赖中国”,悄悄找韩国试水,想平衡各方。 于是,这场博弈很快露了馅。日本拿新干线谈,却要长期绑定维护,报价高得吓人,连胡志明市地铁一号线都拖了十几年。 而欧洲企业看完地质报告,嫌征地难、高温多雨易损耗,只说“研究研究”就没了下文;韩国从没出口过高铁,压根不敢接这烫手山芋。 中国倒是靠谱,援建的河内轻轨早通车了,可越南既要压价又要藏着政治顾虑,谈判始终卡壳。十年过去,高铁连根桩都没打,成了街头巷尾调侃的“空谈项目”。 邻国的动静却打醒了越南:中老铁路三年通车,老挝货直接卖进中国;雅万高铁盈利的消息传来,越南人坐不住了。 然而这次他们没再喊口号,而是悄悄动了手,先翻修老线路,河内到海防段升级后,车程少了半小时,准点率飙到九成。 胡志明市拓宽周边公路,小商贩的物流成本降了三成。这些不起眼的变化,让民众真切摸到了“实在”,也让官员们懂了:高铁不是面子,是里子。 越南终于收起了“空手套白狼”的心思。宏大的全线计划改成“分段攻坚”,先建河内到老街的跨境段,对接中国市场赚实利。 融资也换了思路,政府推出30年期0%利息贷款,拉本土企业VinSpeed入局,连小商户都能凑钱参股。曾经逼要核心技术的架势没了,转而求“手把手教”,毕竟自己会了,才是真的省。 而理工学院的短训班火了起来,学生们跟着中国工程师在工地学焊轨、测信号,手上的油污蹭到脸上也不在意。铁路旁的茶摊老板都能说出“联锁系统”“道床养护”,逢人就夸“现在的工程师懂实际”。 越南主动对接中国铁路标准,连跨境物流的包装规格都提前协调,姿态放得稳又实。 2024年中越铁路互联协议签下时,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深夜的工地灯火通明,年轻工人握着焊枪,让钢轨在火花中连成直线。 有工人擦着汗说:“先让老线路准点跑顺,高铁自然来。”这话成了工地的座右铭,曾经执着于“时速350公里”的喧嚣,终于变成了“每颗螺栓都拧紧”的沉稳。 越南高铁梦没碎,只是从天上落到了地上。它终于明白,基建不是比谁喊得响,而是比谁踩得实。 而那些翻修老线路的经验、本土工程师手上的技术、民众攒下的信任,才是建高铁最扎实的地基。 或许未来真正通高铁时,越南人不会大张旗鼓庆祝,因为他们早已懂得,真正的进步,从来都藏在“先让列车准点”的务实里。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0 阅读:152
湖锦行

湖锦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