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四种情况的客观存在,也就决定了日本必然要发动侵略战争! 一:日本现在有1

小茹吖 2025-11-11 09:15:57

日本四种情况的客观存在,也就决定了日本必然要发动侵略战争! 一:日本现在有 1.25 亿人口,看着不算全球顶尖,但架不住它领土小啊。37.8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挤着这么多人,人口密度达到 348 人 / 平方公里,是中国的 2.4 倍还多。 这么多人要吃饭、要住房、要工作,日常消耗的物资得靠大量供给。 可日本本土的耕地面积只占国土的 12%,粮食自给率还不到 40%,光大米能勉强自足,小麦、玉米这些全得靠进口。 人口带来的资源需求压力,就像一块石头压在它身上,逼着它得想办法从外面找补给。 二:日本它是个岛国,领土支离破碎,还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每年发生的地震平均下来得有 1500 次,差不多每天就有 4 次,大震灾更是隔三差五就来一次。 这种生存环境让日本一直有 “危机感”,总怕哪天家园没法住。 三:更关键的是资源,它几乎没啥本土矿产,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 99.7%,铁矿石 99.6%,天然气 96.3%,就连工业必需的稀土,也得靠从中国、澳大利亚进口。 没有这些资源,它的工业就是空架子,这种资源匮乏的困境,让它天生就想往外面抢、往外面占。 日本的工业和科技确实有两把刷子,这可不是吹的。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它的军工就已经初具规模,二战时能造出航母、战机,靠的就是这套工业底子。 而这套底子的原始积累,说白了就是从中国和东南亚抢来的 —— 当年侵略中国,光从东北运走的煤炭就有 2.2 亿吨,钢铁 1100 万吨,还有无数金银财宝、文物古籍。 这些掠夺来的财富,不仅支撑了它的战争机器,还为战后复苏埋下了伏笔。 但随着全球资源竞争加剧,它之前靠掠夺和战后红利攒下的优势,慢慢不够用了,工业发展需要更多资源,经济增长需要更大市场,这种需求又让它把目光投向了外部。 四:最让人没法接受的是,日本在二战中输了,却从来没真正悔罪认错。 当年中国内战,国民党政府为了争取日本支持,在 1952 年和日本签了《日华和平条约》,直接放弃了战争赔偿。 要知道,日本侵略中国 14 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有 1000 亿美元,间接损失更是高达 5000 亿美元,这么大的损失说放弃就放弃,可日本连句真心的道歉都没有。 不仅如此,它还在国内搞历史修正主义,教科书里把侵略说成 “进出”,把南京大屠杀说成 “编造的”,每年还有大批政客去参拜靖国神社,里面供奉着 14 名甲级战犯。 更危险的是,它一直在偷偷扩充军事,防卫预算已经连续 11 年增长,现在的日本,不仅有了 “自卫队”,还在研发远程导弹,购买 F-35 战机,甚至和美国、澳大利亚搞军事同盟,明里暗里针对中国。 这种既不认错,又疯狂扩军的操作,说白了就是还在虎视眈眈盯着中国,没放弃侵略的野心。 中国人民绝不能忘记过去的耻辱 —— 南京大屠杀 30 万同胞的鲜血,无数家庭的破碎,这不是一句 “原谅” 就能翻篇的。 也绝不能放松警惕,不是说要主动和日本对着干,而是要认清它的本质,知道它的潜在风险。 咱现在国力强了,军事科技也跟上了,就是为了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但守护和平的前提,就是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对日本的和平承诺抱有痴心妄想。 只有时刻保持清醒,才能让那些想侵略的势力不敢轻举妄动,才能真正守住咱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

0 阅读:132

猜你喜欢

小茹吖

小茹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