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得到消息! 法国宣布将出兵乌克兰派1万人,赌俄罗斯不敢对法国动手。法国陆军参谋长皮埃尔·希尔在国民议会听证会上表示,法国已准备好在2026年向乌克兰部署军队。 法国的驻军表态看似强硬,实则是基于停火前提的风险决策。希尔敢公布这一计划,源于法国有7000人快速反应部队,12小时至5天可完成动员,补充部分后勤人员后即可达到1万人规模。 俄乌达成停火是该部署计划的关键条件。法国将重心放在“停火后威慑”上,但战场局势向来充满变数,没有绝对的可控性。 欧盟本就有向乌克兰派遣约1万人驻军的草案,法国抢先公开相关规划,明显是想提升在欧洲安全事务中的主导权。 马克龙一直倡导“欧洲战略自主”,如今美国对乌援助逐步缩水,恰好给了法国填补这一权力真空的机会。2024年法国国防预算同比增长10%至500亿欧元,为该军事计划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撑。 欧盟内部的态度分歧,也让俄罗斯对这一驻军计划的警惕性进一步提升。波兰等中东欧国家对驻军计划持积极支持态度,德国、意大利却因担心触碰俄罗斯红线,始终保持谨慎观望。 俄罗斯的回应态度坚决。普京早已划下红线,外国驻乌驻军将被视为合法打击目标,加里宁格勒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已进入战备状态。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批评该计划“火上浇油”,拉夫罗夫也明确表示,不兼顾俄方安全需求的驻军属于非法入驻。 北约的立场存在关键模糊点。《华盛顿条约》第五条仅适用于成员国领土遇袭的情况,乌克兰并非北约成员国,法国驻乌驻军若遭遇袭击,能否触发集体防御机制,目前仍无明确答案。 法国的这一决策面临双重不确定性。俄军此前曾轰炸乌克兰境内的国际教官营地,显然不会因驻军主体是法国就有所退缩。 2025年上半年计划举行的“猎户座-26”军演,有20多个北约成员国自愿参与,核心是联合练兵,却被外界解读为北约国家与乌军事绑定的信号,3.6万人的参演规模,也让地区对抗风险有所上升。 2023年曾出现过类似的北约立场模糊案例,波兰当时称有导弹落入境内,起初提议触发北约集体防御,最终证实是乌克兰防空导弹失控,北约并未采取实质干预行动。 冲突已导致1480万乌克兰民众流离失所,重建需投入4860亿美元,尽管国际社会有多项援助计划,但民生保障和重建进展仍面临巨大压力。 若驻军计划落地且未兼顾俄方安全诉求,可能引发俄与北约国家的直接军事对峙,加剧地区冲突风险。核大国之间的对峙隐患,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单独承担。 法国提出的“安全保障框架”,被部分舆论解读为其争夺欧洲安全主导权的战略布局。其2024年增加的国防预算,也在为这一战略目标铺路。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用户80xxx01
你有啥特殊渠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