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9和2030年退休差1年,养老金能多领几百?新规下差别真不小! 上周跟小区的李哥聊天,他1968年出生,本来算着2028年退休,可延退新规一出,得2029年才能退。更让他纠结的是:“我同事比我小一岁,2030年退休,听说晚退这1年,养老金能多一截?真有这么好的事?” 其实这不是李哥一个人的疑问,202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已经明确,2025年起正式启动延退改革,到2029、2030年正好进入改革中期,退休规则和养老金计算都有了明确变化,晚退1年还真可能让养老金变多。 先把最关键的退休年龄说清楚,这是养老金有差异的基础。按延退“小步调整”的节奏,2029年的法定退休年龄是:男职工约61岁6个月,女职工(工人岗)约52岁6个月,女干部/灵活就业女性约55岁6个月。到2030年,法定年龄会再涨3-4个月,男职工约61岁9个月,女职工(工人岗)约52岁9个月,女干部/灵活就业女性约55岁9个月。 而且2025年起实施的弹性退休制度,让这两年退休的人多了选择:能在法定年龄基础上提前最多3年(但不能低于改革前原法定年龄,比如男职工再早也不能低于60岁),也能延迟最多3年。但不管怎么选,2030年退休和2029年退休,养老金差别主要集中在3个硬指标上。 第一个差别是计发基数更高,基础养老金直接涨。基础养老金的计算离不开“养老金计发基数”,这个数每年都跟着社会平均工资涨,2030年的基数肯定比2029年高。近年计发基数增长率通常在1%-3%,比如某省2029年计发基数11000元,2030年大概率能涨到11220-11330元。 按公式算,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同样缴费指数1.0、缴费30年,2029年退休基础养老金是11000×(1+1.0)÷2×30×1%=3300元;2030年退休用11330元基数算,就是11330×(1+1.0)÷2×30×1%=3399元,光这一项每月就差99元。 第二个差别是缴费年限多1年,“长缴多得”显效果。养老金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2030年退休比2029年多交一整年社保,缴费年限直接多1年,基础养老金计发比例也多1%。 比如两人缴费指数都是1.0,2029年退休缴费年限30年,计发比例30%;2030年退休缴费年限31年,计发比例31%。叠加计发基数上涨,这两项加起来,每月基础养老金能差出近百元。对灵活就业人员来说,还能多选一次缴费基数(60%-300%自主选),选高基数多交一年,个人账户余额更丰厚。 第三个差别是个人账户养老金更划算,计发月数更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2030年退休有两个优势:一是多交一年社保,个人账户能多存几千块加上利息;二是退休年龄更大,计发月数更少——60岁退休是139个月,61岁是132个月,62岁是125个月,2030年退休法定年龄更高,计发月数自然更少。 举个实在例子:2029年61岁6个月退休,计发月数约129个月,个人账户储存额15万元,每月能领1163元;2030年61岁9个月退休,计发月数约128个月,个人账户储存额涨到16万元,每月能领1250元,光这一项每月就差87元。 不过这里有个转折:不是所有人晚退1年都能多领这么多。如果2029年退休时已经缴满30年,且缴费基数一直是最低标准(0.6),那多交1年的差额会少一些;但如果缴费基数高(1.5以上)、原本工龄就长,差额可能会超过200元。 还要提醒一句,2025-2030年是黄金缓冲期,这两年退休的人,最低缴费年限仍按15年算,不受2030年后逐步提高至20年的影响。而且延迟退休期间,符合条件还能领失业金或灵活就业补贴,相当于边领钱边补社保,压力能减轻不少。 说到底,2030年退休比2029年晚1年,养老金多领几百块是大概率事件,核心还是沾了计发基数上涨、缴费年限增加的光。但到底要不要多交1年、晚退1年,还得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收入情况来选。 你是2029年还是2030年退休?打算提前退、按时退还是延迟退?你觉得晚退1年多领几百块划算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也让更多准备退休的朋友有个参考~退休工资对比 退休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