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年,87岁特工临终前送总理两句诗,周总理看到14个字潸然泪下。1973年,周

鲁肃聊历史 2025-11-10 20:22:11

73年,87岁特工临终前送总理两句诗,周总理看到14个字潸然泪下。1973年,周总理走进了一间病房,看着病床上的老人,周总理激动得不得了,因为这个老人是周总理嘴里最可信赖的人。这个让周总理无比牵挂,又无比信赖的人名叫熊瑾玎,1973年的1月,87岁的他已经处于弥留之际了。 彼时的周总理自己身体也不好,但得知熊瑾玎的情况,他好还是不顾自己的情况亲自赶往医院看完他。 看着满脸关切的周总理,熊瑾玎已经说不出话来了,他只能通过自己的夫人给周总理留下了14个字:“叹我已辞欢乐地,祝君常保斗争身。”周总理看到后潸然泪下。 熊瑾玎被称为我党的“红色管家”,经他手的财物巨大,但他从未贪污过一分一厘,所有的钱都被其用于我党的事业之中。 举个例子来说,有一次,他的女儿生了重病,他带着高烧昏迷的女儿跑进医院,最终孩子被检查出是急性肺炎,治疗需要十块大洋。 可他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身上只有2块大洋,夫妻俩苦苦哀求医生,但被拒绝,最终在转院的路上,他只有半岁的女儿夭折了。 这件事足以见,他从未将组织的钱当作自己的钱来用过,也从来没有贪污过一分钱,他在世的时候,还创作出近300首诗,而这些诗则充分体现了他“贫贱不能移”的高尚品格。 作为党内的老同志,熊瑾玎相较于其他人显得有些默默无闻,但他的一生同样也足以称得上是一部传奇。 出生于1886年的熊瑾玎在我党的革命队伍里并不算年轻,但他和那些年轻的革命青年一样拥有一颗救国、爱国之心。 早年间,熊瑾玎在长沙从事教育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他看惯了各路军阀和官僚们欺压善良、剥削百姓的恶行,这个时候的他非常迫切的想要找到一个可以将自己的理想托付出去的组织。 1918年,熊瑾玎加入了新民学会,在这里,他认识了毛泽东、蔡和森等一批我党的早期领导人,由于熊瑾玎非常有经济头脑,所以他一加入新民学会,便开始操持起了组织内部的财政事务。 五四运动爆发之后,毛泽东等人打算在湖南创办进步刊物,这个时候,又是熊瑾玎帮了他们的大忙,熊瑾玎一边想尽办法为革命事业筹款,一边又要主管报刊的发行和售卖,但他和他手下的那些同志却忙得不亦乐乎。 大革命失败后的1927年,熊瑾玎选择加入我党,而他担任的就是中央机关的会计,主要工作就是筹集和管理经费。后来,他在上海的四马路找到一个两层的楼房,挂起了“福兴商号”的招牌,自任老板。 说是管理经费,但那时的我党没有多少钱可以用,所以,他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要筹措经费,三年多的时间里,他开了酒店,开了钱庄,还跟同样是共产党员的朱端绶结成夫妻。 那时的熊瑾玎可谓是很有钱的,如果他偷偷昧下一些钱也不会有任何人知道,可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本性,把所有的钱都给党用,自己却过着十分辛苦的生活。 不过,由于叛徒顾顺章的出卖,上海的党组织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最终,熊瑾玎也只能撤退到湘鄂西苏区。 可1932年的时候,这里也失陷,他跟自己的妻子不幸被捕,好在后来被保释出狱。可获释后不久他再次被捕,在监狱里,他受尽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却依旧坚持组织狱友们对抗敌人的各种劝降攻势。 最后,敌人没有办法只能把他一直关在黑牢里,经过组织上千方百计的营救,熊瑾玎好不容易才获释出狱。 1938年1月,组织上决定创办《新华日报》,由于熊瑾玎多年以来一直在主管宣传工作,他便自然而然地被组织上任命为了新华日报的总经理。 这个时候,周恩来也在重庆一带帮我党争取全国各界的支持,他们两个人经常会在一起谈工作、聊生活。 在他们两人的全力奋斗之下,《新华日报》居然在国民党统治区发行了出来,大批的正义之士也随即了解到了中国革命的真相。 新中国成立之后,熊瑾玎被调到了中国红十字会任职,在被调到了新的岗位上以后,他也一直在尽职尽责地工作,直到1973年,熊瑾玎燃尽了自己生命的最后一丝能量。 熊瑾玎曾被周总理称为最值得信赖的人,因为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党的事业,在党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也一直在组织内部任劳任怨,而他的名字也必将被铭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之中。 参考资料: 《明理丨 熊瑾玎:商铺连营的“红色管家” 拿不出十块大洋救女儿》 《“红色管家”熊瑾玎诗中的松柏品格》

0 阅读:164

猜你喜欢

鲁肃聊历史

鲁肃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