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停摆”危机终结在即,1万亿美元流动性蓄势待发:美股史诗级逼空行情或已鸣枪!
美股的剧本,正在悄然发生转折。随着美国政府停摆危机接近尾声,一场由流动性和信心共同驱动的“年底大反攻”,似乎正在蓄势待发。市场不确定性正在消退,华尔街情绪从谨慎转为躁动。资金、仓位与预期的多重共振,让这一刻有了“史诗级逼空行情”的味道。
⸻
一、停摆终结在即:市场迎来信号反转
据新华社与央视报道,美国国会参议院已达成协议,准备结束联邦政府长达40天的“停摆”。特朗普在返回白宫时向媒体表示:“离结束停摆已经很近了。”这一表态迅速点燃市场乐观预期。
消息传出后,美股期货立刻飙升,标普500指数期货一度突破6800点,刷新历史高位。投资者普遍预计,美股周一将迎来强劲反弹行情。
过去一周,美股因AI板块降温、经济忧虑加深以及政府僵局拖累而录得4月以来最糟糕表现,纳指100跌3%,标普跌1.6%。如今这一“压抑期”或成为行情爆发的前奏。
⸻
二、1万亿美元流动性回流:市场的隐形“加息逆转”
美国财政部一般账户(TGA)余额近日突破1万亿美元,为五年来新高。过去三个月,财政部为应对停摆,从市场吸走约7000亿美元流动性,成为风险资产下跌的重要推手。
而一旦停摆解除,这部分资金将重新流入市场,相当于“隐形量化宽松”。高盛预计,这笔资金回流规模可能高达1万亿美元,相当于在年底释放一剂强力兴奋剂。
类似情景曾在2021年出现,当时财政部快速消耗现金储备,引发股市“被动暴涨”。如今,这一剧本或再度上演。尤其是在年末交易窗口期,资金回流叠加轻仓机构补位,美股的弹射式反弹几乎成为时间问题。
⸻
三、机构仓位极低:一旦情绪逆转,或引发连锁逼空
高盛交易部门数据显示,目前机构持仓仍处在历史低位。
尽管近期股指回调,但标普期货未平仓合约增加了210亿美元,说明市场在悄悄加仓,而非恐慌出逃。与此同时,长期资金(LOs)连续四周净卖出80亿美元,而对冲基金(HFs)反向操作,净买入18亿美元。
机构整体仓位之低堪比2024年底的底部水平,这意味着一旦行情启动,空头与轻仓资金可能同时被“卷入”,形成典型的“踏空式逼空”行情。
换句话说,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反弹,而是被流动性与仓位结构共同点燃的“火山喷发式”行情。
⸻
四、AI退烧、科技股企稳:风险与机遇并存
高盛TMT板块专家Peter Callahan指出,科技股经历了4月以来最大幅回调,主要因估值偏高、财报不佳及市场对AI盈利能力的短期质疑。
纳指与英伟达在上周末重新站上50日均线,显示技术支撑开始生效。接下来,11月19日英伟达财报将成为关键节点。若数据超预期,有望进一步强化反弹逻辑。
随着停摆阴霾消散、利率路径逐步清晰,AI概念股有望迎来“情绪修复式上涨”,而此前被冷落的非AI资产或成为年底行情的“主力军”。
⸻
五、消费与工业板块:短期疲弱,潜在爆发力被低估
高盛消费板块专家Scott Feiler指出,目前消费市场情绪转冷,企业业绩两极分化严重,年轻群体消费疲软与信心下降明显。但这部分压力或在财政拨款恢复后得到修复。
工业板块同样处于波动期。财报季的不确定性增加了短线风险,但中期前景依然稳健。一旦财政支出重启,基础建设与制造业资金流将重新活跃,这将成为流动性释放的“第二波浪潮”。
⸻
六、结语:危机的终点,或是行情的起点
从市场结构看,美国政府停摆的终结意味着三重转折:
• 宏观层面:不确定性消除,政策风险下降;
• 流动性层面:TGA资金回流,相当于一次“隐形QE”;
• 行为层面:轻仓机构面临被动补位,逼空逻辑形成闭环。
当这三股力量汇合,市场不再需要太多理由去上涨。正如华尔街的老话所说:“最危险的市场,是空头不敢平仓的市场。”
这一次,美国政府关门危机的终结,或许正是史诗级逼空行情的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