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杨雅琴去世,然而,她的两任丈夫都拒绝出席葬礼,临终之际,她含泪说出:“我恨我自己!”让人唏嘘不已…… 在七十年代的银幕上,杨雅琴是《苦菜花》里眼神坚毅的娟子,也是《侦察兵》中英姿飒爽的孙秀英,她塑造的角色,定义了一代人关于坚强女性的记忆。 杨雅琴天生属于舞台,她身高一米七,气质出众,16岁时陪同学报考话剧团,竟被导演意外相中。 进入济南前卫话剧团后,她从一名服装管理员做起,但掩不住的表演天赋和台词功底让她迅速成为团里的新星。 1961年,八一厂导演唐英奇发现了这块璞玉,让她在电影《地雷战》中客串了田嫂一角,戏份虽少,她英气逼人的形象却让观众过目不忘。 1964年在拍摄电影《苦菜花》时,为演好女主角娟子,她每天在昆嵛山奔跑减肥,甚至因节食饿到头晕。 拍摄一场举枪的戏时,她因体力不支手臂真实地颤抖,这恰好为角色注入了脆弱而坚韧的灵魂,21岁那年,她凭此片一举成名。 随后,她被正式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成为当家花旦,在《第二个春天》、《青春似火》等作品中,她不断巩固着自己的地位,是观众心中最受欢迎的女星之一,也是厂里公认的“劳模”。 这份坚强之下,却隐藏着一颗极度渴求安稳的心,这份不安全感,源自她贫寒的童年,杨雅琴出生于济南一个回民家庭,母亲早逝,常年吃不饱饭的经历让她养成了敏感孤僻的性格。 1966年,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家庭出身问题给她带来巨大压力,为了保住来之不易的演员身份,她匆忙嫁给了一位出身“根正苗红”的男性。 这是一场没有爱情基础的政治性妥协,是她人生中第一次用个人幸福交换职业安全的交易。 婚后,丈夫完全不理解她的事业,认为“抛头露面”不体面,要求她放弃演戏,她在压抑中尝试扮演贤妻良母,最终在一次大吵后主动提出离婚。 到了八十年代初,年近四十的杨雅琴感受到了年龄危机,在电影《心灵深处》中,她只能给新星刘晓庆演配角,戏路明显变窄。 此时,一位香港商人的出现,仿佛一根救命稻草,对方猛烈追求,并许诺带她去香港发展,给她一个更大的舞台。 这不仅是情感的诱惑,更像是摆脱事业困境的出路,1981年,她做出了人生最大的一次赌博,向八一厂提出内退,随丈夫远赴香港。 香港的生活起初光鲜,丈夫带着她出入各种宴会,骄傲地介绍这是“大陆影后”,但虚幻的泡沫很快破灭。 她不会说粤语,与周围格格不入,大陆时期的辉煌在香港毫无价值,观众根本不认识她,数月过去,她接不到一个像样的角色,即便降低身价演配角也无人问津。 丈夫的态度随之从炫耀变为冷淡,甚至抱怨她无所事事,嫌弃她是个“累赘”,杨雅琴更亲眼目睹了丈夫的不忠。 事业与婚姻的双重打击下,她彻底崩溃,开始用酒精和尼古丁麻痹自己,她每天要抽掉三包中华烟,能喝下一整瓶白酒而面不改色。 1994年,她因咳嗽带血就医,被诊断为中期肺癌,得知她患癌,第二任丈夫非但没有照顾,反而以此为借口彻底疏远。 1996年,当杨雅琴回到北京接受治疗时,收到了丈夫寄来的一纸离婚协议书,财产早已分割完毕。 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只有女儿杨小洁和护工陪伴,她独自住在北京一个老旧小区,邻居们几乎认不出这位曾经红遍全国的明星。 临终前,她向女儿坦言,这一生最后悔的,是为追求个人感情过早放弃了表演事业,辜负了爱她的观众。 1997年9月29日,杨雅琴在北京301医院病逝,年仅53岁,她的葬礼简单冷清,只有女儿、几位八一厂的老同事和闻讯赶来的影迷送行。 信息来源:(央视网——忆演员杨雅琴 2010年04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