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还看不上中方?印度官员访韩后,曾当着全世界的面喊出一句话:不想当下一个中国?

映天真 2025-11-10 17:13:08

印度还看不上中方?印度官员访韩后,曾当着全世界的面喊出一句话:不想当下一个中国?印度官员桑迪普·庞德里克扔出了一句狠话:“印度不想成为下一个中国”。 首尔会议厅里,一句直击要害的话语如惊雷炸响:印度钢铁秘书桑迪普·庞德里克访韩归来,当众宣称“印度不想成为下一个中国”。这背后,是新兴市场间的隐秘较量——印度急于弯道超车,却深陷供应链泥沼。中国稳坐制造业王座,印度如何破局? 全球制造业版图上,中国早已是那座屹立不倒的灯塔。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就比印度高出两倍多,到2023年,这一数字拉大到五倍以上。2025年,中国制造业占全球份额近30%,从手机芯片到高铁装备,全链条自给自足。印度呢?制造业份额勉强3%,多靠组装和低端加工。   过去十年,中国优化低端产能,腾出1500亿美元空间,印度只分到不到10%的蛋糕。越南和孟加拉国靠灵活政策,抢走服装鞋类大单。印度纺织业每年丢掉1400亿美元产值,相当于其GDP的5%。这差距不是天生的,而是积累的。中国靠基础设施大跃进和职业教育,吸纳亿万劳动力,产业链如巨网般密不透风。印度面对电力短缺和物流堵塞,求变心切。2025年上半年,印度钢铁进口从中国和韩国涨15%,本土企业叫苦不迭。庞德里克作为钢铁部秘书,深知痛点。 2025年7月17日至18日,庞德里克率团抵达首尔。印度驻韩大使馆接待,议程直奔钢铁合作。庞德里克在会谈中直言,印度钢铁产能当前3亿吨,目标增至5亿吨,重点绿色和特种钢材。他强调,印度不走规模堆砌的老路,而是求质量和技术。核心一击来了:庞德里克对媒体说,“印度不想成为下一个中国”。这话一出,国际报道铺天盖地。Chosun Biz7月31日刊文,引述他原话:“印度不渴望成为‘下一个中国’。   到2047年建成发达国家,才是唯一目标。”这访谈源于与韩国浦项制铁高层会晤,双方谈联合建厂,从矿石到成品全链条。庞德里克还提现代汽车在印成功案例,建议扩展电池和新能源。次日,团队参观浦项工厂,讨论技术转让。访韩结束,签署谅解备忘录,聚焦研发中心。庞德里克回国后,向印度媒体重申,印度要自力更生,不当别人影子。   中国制造业的底气,从数据看一清二楚。2023年,中国人均收入是印度的五倍多。2025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全球第一,电动车电池自产率超90%。印度呢?半导体梦碎心酸。塔塔电子与台积电合建28纳米厂,投110亿美元,一半靠政府补贴。技术全靠台积电教,设备从欧美日进口,设计软件看美国脸色。2026年底投产,良率才60%,还需外方驻场。中国中芯国际早破7纳米,自研设计到封装一气呵成。印度喊芯片自立,实际进口中国设备占大头。新能源更尴尬。   2025年上半年,印度太阳能新增17.5吉瓦,总装机超80吉瓦,可80%设备进口,中国供60%。本土组装附加值15%,高关税逼国产,却产能跟不上。到2030年,太阳能进口额或飙300亿美元。电动车市场,塔塔集团车型电池75%从中国来,供应链离不开中方。庞德里克访韩,本想蹭韩国半导体和新能源红利,可LG和三星建厂计划,还停在“考虑中”。 服务贸易是印度亮眼处。2025年,服务业占印度GDP57%,IT外包全球份额55%。英语优势加廉价人才,接欧美订单如鱼得水。中国服务业占比50%,但制造业吸纳低技能工多,辐射上下游强。印度IT虽火,就业有限,农村劳动力难转码农。金融医疗等领域开放卡壳,比发达国差远。庞德里克的话,点出印度尴尬:硬拼中国制造业,纯属下下策。中国低端利润压到地板,越南光脚抢单,印度挤进去只剩压工资。   中国服装老板想去印度建厂,碰外资审批紧,改道越南。这种事屡见不鲜。印度想在中低端芯片封装和光伏组装分羹,精密设备和核心部件还得中欧美进口。说白了,就是当“组装厂”,赚辛苦钱。 印度这番表态,顺应全球供应链变局,也暴露短板。半导体靠补贴外援,新能源卡脖子,服务贸易天花板低。短期混口饭,长远空中楼阁。全球竞争,比根基稳不稳,比造血强不强。中国经验摆那:科技自立,产业链完整。印度可从中吸取,深化中印合作。庞德里克访韩后,印度钢铁关税针对中国加码,可中印贸易额2025年上半年仍超1000亿美元。   不过互补空间大,中国出口高端设备,印度提供市场。两国携手,印太供应链更稳。印度“不想当下一个中国”,其实是找定位。中国欢迎伙伴,不求附庸。长远看,中印共谋发展,才是正道。  

0 阅读:87
映天真

映天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