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甜米酒,请教多少人?什么恒温最好?有的说22度,有的说28度,有的说31度,32度,还有的说可以搞到40到50度。我的个天呐,如果真相只有一个的话,那多少人在说瞎话?不敢质问别人,跑去质问deep seek,它居然向我道歉了,然后详细的解释了一番: 制作米酒本质上是一个先糖化,后酒化的连续过程。而甜米酒的这个产品呢,恰恰是在糖化作用基本完成,而酒化作用刚刚开始时的风味巅峰。 当说22度左右时,强调的是酒水甜,米粒甜,酒味非常清淡的传统酒酿,作为甜品直接吃或做酒酿圆子的那种。因为22度是主要负责糖化的根霉菌的最佳工作温度之一,同时这个低温有抑制酵母菌将糖转化为酒精。只是慢一点,大概时间是48个小时。 当说28度到30度时,是一个更通用,更高的范围,或者是为了制作略带酒味的甜米酒。这个温度酵母菌非常活跃,而根霉菌也能良好的工作。发酵速度更快,通常在24至36小时内就能完成,带有更明显的酒味。风险就是如果温度控制不好,超过30度,或者发酵时间过长,就容易变酸,因为杂菌和酸菌也更喜欢这个温度。 所以这下我就弄明白了:想要更甜的,优先选用22度到25度;想要带点酒劲的,可选用26度到30度。那么最保险的方法是不是26度呢?既能保证甜味,又能适当的酒味呢? 所以甜米酒的味道确实有很多种,只要只要不酸,出酒水了就可以了,对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