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资金在加速涌入红利?最近市场挺有意思的。一边是科技股高位震荡,一边是红利

小酒馆商吧 2025-11-10 15:42:40

为什么资金在加速涌入红利?

最近市场挺有意思的。

一边是科技股高位震荡,一边是红利板块却在默默创新高,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们得从全球的钱袋子说起。

去年9月,美联储开启了新一轮降息周期,随后在11月、12月连续两次降息25个基点。今年情况怎么样?虽然通胀还没完全降下来,但鲍威尔已经明确表态,降息的大方向不会变,只是节奏可能会放缓。

这意味着什么?全球进入了一个"钱越来越便宜"的时代。

但这里有个问题。钱便宜了,不代表所有资产都会涨。资金是很挑剔的,它会找性价比最高的地方去。

你看国内的情况就更明显了。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降到1.7%附近,一年期国债在1%左右挣扎,银行存款利率今年已经两轮大规模下调。这就是典型的低利率环境。

在这种环境下,机构和大资金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钱放哪?

债券收益这么低,存银行更不划算,房地产还在调整期。那怎么办?

红利资产的价值,就在这时候凸显出来了。

在此背景下,华夏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简称:港股通红利低波ETF基金,代码:159118)于今天起正式发行,为投资者提供一键布局港股“红利+低波”资产的精准工具。

下面我们来算笔账。

港股通红利低波ETF基金紧密跟踪的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的股息率能到5.76%,而十年期国债才1.7%。这中间的利差有多大?而且这些红利股背后的公司,大多是央企国企,现金流稳定,分红持续。

更关键的是估值。尽管今年港股涨了不少,但恒生指数的市盈率也就12倍左右,在全球主要市场中依然处于绝对低位。而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的PE还不到9倍,你再看看美股纳斯达克的估值,差距有多大?

这还不是最夸张的。在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中,有16只两地上市的股票,A股相对港股的平均溢价率还有34.5%。也就是说,同样的公司,同样的业务,港股便宜了三分之一。

你说这是不是机会?

市场最诚实,看资金流向就知道了。

2025年到11月初,南向资金累计流入港股已经超过1.26万亿港元,不仅远超去年全年的8000亿,更创下了港股通开通以来的历史新高。

钱都流到哪了?除了互联网科技这些明星板块,南向资金对红利板块的配置明显增加。金融、公用事业、能源这些传统被认为是"防御性"的板块,10月以来获得了大量资金流入。

更有意思的是险资的动作。今年截至10月,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已经36次,其中30次是港股,目标基本都是高股息的央企国企。

为什么?

在IFRS9新规下,险资需要配置更多稳定收益的资产来平滑利润波动。而港股高股息资产,既有稳定的分红收益,又有估值修复空间,简直是为险资量身定做的。

因为在低利率、低增长的环境下,确定性变得比想象空间更值钱。红利股的逻辑很简单——不管市场怎么波动,每年都有真金白银的分红拿到手。

而且从政策层面看,国九条、市值管理新规都在要求上市公司提升股东回报。这不是一阵风,而是长期的制度安排。港股的分红文化本来就成熟,近年来现金分红总额持续增长,从2015年的不足7000亿港元增长到2024年的1.2万亿港元以上。

海外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日本进入低利率时代后,红利资产长期跑赢大盘。美股过去二十年,标普500优质高红利指数也普遍优于大盘指数。

可能有人会说,现在不是科技牛市吗?AI、半导体这些赛道这么火,为什么要关注红利?

这不矛盾。投资从来不是非黑即白。

科技股确实有想象空间,但波动也大。普通投资者很难把握节奏,一不小心就可能买在高点。而红利股虽然爆发力没那么强,但胜在稳健。

作为资产配置是可以选择的。

更重要的是,在当前这个阶段,市场风格切换的可能性在增加。8月以来科技板块已经累积了不小涨幅,而红利板块相对滞涨。从历史经验看,这种收益差拉大到一定程度,往往会出现均值回归。

10月以来的市场表现已经在验证这一点。在外部不确定性升温的背景下,央企、银行、交运、电力这些板块明显走强,资金在寻找确定性。

所以更好的策略,可能是哑铃型配置——用科技股博取超额收益,用红利股提供安全垫。这样既不错过成长机会,又能降低组合波动。

如果你认同红利资产的配置价值,那这里有几个思路。

第一,关注港股红利资产。AH溢价虽然在收窄,但港股红利标的相比A股仍有明显折价,而且股息率更高。像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这类指数,既有红利属性,又有低波特征,适合作为底仓配置。

第二,选择有分红机制的产品,这在低利率环境下,现金流的持续性很重要。每个年度都能拿到分红,比只看净值增长更有获得感。

第三,关注"红利+低波"的双因子策略。单纯的高股息可能隐藏着高风险,比如有些公司是因为股价大跌导致股息率被动提高。而"红利+低波"的组合,既保证了股息收益,又筛掉了那些波动太大的标的,投资体验更好。

第四,不要忽视行业分散。虽然金融、能源、公用事业是传统红利重镇,但也要注意行业过于集中的风险。好的红利指数应该在多个行业都有分布,比如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前三大行业占比不到50%,这样的分散度相对合理。

最后说一句,投资这件事,不是追涨杀跌,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资产,然后拿得住。

在利率持续下行的大趋势下,红利资产比如港股通红利低波ETF基金(159118)确实值得认真考虑。它可能不会给你带来一夜暴富的快感,但能给你长期稳定的回报。而在这个市场,能拿得住的,才是赚钱的。

最后,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受不了亏损,对风险接受度很低的朋友,可以多关注固收、债券类的机会。

风险提示:

短期涨跌不预示未来,如提及个股或基金不代表投资建议。投资需谨慎。财经基金[超话]基金 A股超话

0 阅读:155

猜你喜欢

小酒馆商吧

小酒馆商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