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需要科技日!
前几天参加完小鹏的科技日活动,作为主吹理想的博主,我第一感觉是理想其实也需要一个科技日,或者说,我认为每个「科技企业」都需要这样的科技日活动。
小学生都知道科技日这种活动内容比较「技术向」,不太适合 To C,虽然厂商有意识的希望通过 To B 的渠道和内容去影响普通消费者,正如有些供应链企业喜欢从 To C 用户心智去打 B 端客户。显然,只要是讲故事做传播,没分那么细,不管怎么吹牛逼都是吹牛逼,当然吹得越多人知道越好。
那么对于理想,类似i8 上市发布会插入的智驾内容环节其实是不合格的,没有消费者喜欢「听完可能下单买车的发布会」上,听智驾负责人讲技术原理和细节,这时候就真切需要一个纯技术向的发布会。出发点可以是「我们面向业界和投资人」,能多大程度传递到 C 端看操盘人的本事,你看这次小鹏的机器人不就吹得很到位。
即便我们都知道机器人距离场景落地还遥遥无期,在汽车都还没搞定无人驾驶之前飞行汽车离我们更是十万八千里,但吹牛逼的科技日是有切实意义的。
尤其活动当晚全网刷「机器人是真人假扮」股市能跌 10 个点,第二天剪开裤子露出机械骨骼又能涨回 10 个点。我真切的感受到,从投资机构到股民其实没几个真懂行的,都是草台班子,各路大神一天天分析得头头是道,照样躲不过特朗普的五指山。
那么不管是机器人,还是飞行汽车,股民喜欢,有何不可?
股民喜欢也很重要,本来就是资本游戏。吹牛逼不影响埋头搞技术,吹得好有更多人关注,吹得好有更多资金支持,谁知道哪天吹着吹着是不是成真了呢。
有好东西就应该讲出来,还要大讲特讲,还要变着花样的讲,这是市场部的职责,也是消费品企业的宿命。
而更重要的是,做人做事不要期望憋个大招一鸣惊人,要在运动中前进。有时候过于追求完美,憋半天可能就缩回去了,大胆的讲出来也算把自己架起来了,硬着头皮往前干可能更容易干成。
所以我旗帜鲜明的支持每家自称科技企业的企业,把晦涩难懂和遥遥无期的东西放到这种活动中,成了就是吹的牛逼实现了,没成也就是「对未来的畅享」,更重要的是,把纯粹的产品和价格信息还给普通消费者。
你看宝马 M3 Touring发布会我就挺喜欢,上来就搞漂移。奔驰纯电CLA发布会也不错,开场就放价格。
这丝毫不影响它们卖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