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务卿鲁比奥说;“由于中国新疆地区生产的多晶硅占全球供应的近一半,美国太阳能行

烟雨评社 2025-11-10 11:33:57

美国务卿鲁比奥说;“由于中国新疆地区生产的多晶硅占全球供应的近一半,美国太阳能行业受到了严重破坏,让美国在太阳能行业彻底退出与中国的竞争,除了多晶硅之外,新疆目前还生产了全球约四分之一的番茄酱和五分之一的棉花。此外,新疆还生产了全球约15%的啤酒花。”,由于相关新疆产品禁令,致使企业受损,所以他将提议“为之做出改变”。 先说说鲁比奥重点提到的多晶硅,这可是太阳能产业的核心原材料。新疆之所以能占据全球近一半的多晶硅产量,背后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地煤炭资源丰富,能提供稳定且成本较低的电力,而多晶硅生产是高耗能产业,充足的能源供应让新疆的多晶硅企业在成本上极具竞争力。 全球前十大多晶硅生产企业里,新疆就有 4 家,2024 年新疆多晶硅产量达到 80 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 48%。对美国太阳能行业来说,这意味着此前他们大量依赖从新疆进口的多晶硅来制造太阳能电池板。 可自从相关禁令实施后,美国太阳能企业要么得花高价从其他国家进口多晶硅,要么就得面临原材料短缺的困境。 有数据显示,2024 年美国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成本同比上涨了 35%,不少中小型太阳能安装企业因为利润下滑而倒闭,大型企业也不得不缩减产能,这也难怪鲁比奥会说美国在太阳能行业 “彻底退出与中国的竞争”。 再看新疆的番茄酱,全球约四分之一的产量来自这里。新疆的气候干燥、光照充足,非常适合番茄生长,而且当地番茄的固形物含量高,制作出来的番茄酱品质上乘。全球知名的番茄酱品牌,比如亨氏,都曾大量采购新疆番茄酱作为原料。 美国本身也是番茄酱消费大国,每年要进口约 10 万吨番茄酱,其中 30% 来自新疆。禁令实施后,美国企业只能转向土耳其、意大利等国家采购,可这些地区的番茄酱不仅价格比新疆的高 20% 以上。 而且产量不稳定,导致美国超市里番茄酱的售价在 2024 年上涨了 15%,部分小品牌甚至因为拿不到足够的原料而暂停生产。 棉花和啤酒花领域的情况也类似。新疆是中国最大的棉花产区,生产的长绒棉品质优良,占全球棉花产量的 20%,美国服装品牌此前经常从新疆采购棉花用于制作高端服饰。 禁令实施后,美国服装企业不得不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进口棉花,可这些地区的棉花在纤维长度、洁白度等方面都不如新疆棉花,导致部分美国高端服装的品质下降,消费者投诉量同比增加了 25%。 啤酒花方面,新疆的啤酒花因为香气浓郁、苦值适中,深受全球啤酒企业青睐,美国啤酒行业每年要进口约 5000 吨啤酒花,其中 15% 来自新疆。 禁令实施后,美国啤酒企业只能高价从德国、捷克等国进口啤酒花,使得美国啤酒的生产成本上涨了 10%,不少啤酒品牌不得不提高售价,进而影响了销量。 这些禁令给美国企业带来的损失是实实在在的。美国太阳能行业协会 2024 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受多晶硅进口禁令影响,美国太阳能行业投资同比减少了 40 亿美元,新增就业岗位减少了 3 万个。 美国番茄酱协会也表示,2024 年美国番茄酱相关企业的利润同比下降了 22%。啤酒和服装行业的企业也纷纷向政府抱怨,称禁令让他们失去了性价比高的原材料,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幅下降。 鲁比奥所说的 “为之做出改变”,目前还不清楚具体会是哪些措施。有分析认为,可能是调整对新疆产品的禁令范围,比如对部分新疆产品放宽限制;也可能是加大对美国本土相关产业的扶持,比如给美国多晶硅生产企业提供补贴,帮助他们扩大产能。 不过,要想彻底摆脱对新疆产品的依赖并不容易。以多晶硅为例,美国目前本土多晶硅产量仅占全球的 5%,要想提升到能满足国内需求的水平,至少需要 5 年时间和数百亿美元的投资。 而且新疆在番茄酱、棉花、啤酒花等产品上的竞争优势,是长期形成的,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被其他地区替代的。 新疆产品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也是新疆依托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的成果。美国的相关禁令,不仅影响了新疆企业的发展,也让美国本土企业陷入困境。鲁比奥提议的 “做出改变” 能否真正解决问题,还有待观察。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全球经济高度一体化的今天,通过行政手段强行切断产业链供应链,最终只会是两败俱伤的结果。 信源:观察者网

0 阅读:42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