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大选一出结果全欧洲都傻了眼,之前还哐哐给乌克兰送炮弹的“援乌老大哥”,一夜之

修竹崽史册 2025-11-10 10:36:46

捷克大选一出结果全欧洲都傻了眼,之前还哐哐给乌克兰送炮弹的“援乌老大哥”,一夜之间直接掉转方向,亲西方的老政府被选民骂着赶下台,三个天天喊“一分钱不往乌克兰送”的政党凑够议会多数席位,直接把权给接了。   10月,投票站外排起长队,选民们不是在追星,而是带着对生活压力的满腹牢骚走进去。   结果一出,空气都凝固了:前总理安德烈·巴比什的ANO党,以压倒性优势拿下议会最大份额席位。   他从2017年到2021年就坐过总理宝座,那时候就以务实作风闻名,这次卷土重来,带着一身民粹气息,却精准戳中了民众的痛点。   这几年欧洲的能源危机像场漫长的噩梦,天然气价格翻倍,电费让不少家庭喘不过气。   捷克作为中欧工业重镇,工厂开工成本直线上升,失业阴影又开始笼罩街头。   巴比什抓住了这个时机,他的竞选口号听起来接地气:冻结能源价、加码养老金、砍掉不必要的海外开支。   民众不是傻子,他们看到自家厨房的灯泡都快点不亮了,还怎么心甘情愿把税款打包送去千里之外?   在这种氛围下,亲西方的现任联盟败得干脆,他们的“欧洲一家亲”叙事,在选民眼里成了空洞的道德说教。   相反,巴比什的团队承诺把焦点拉回国内,这不只是修修补补,而是重新定义国家优先级。   巴比什的ANO没拿到绝对多数,所以他得拉盟友入伙,很快尘埃落定:他和两个右翼小党——自由与直接民主党和“驾驶者为自己”党——签下协议,形成议会多数。   这三家虽有分歧,但有一点高度一致:对乌克兰援助的审慎态度,不是彻底翻脸,而是要“聪明点花钱”。   新政府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审视所有军事合作项目,包括那个著名的“捷克倡议”——它曾是欧洲弹药供应链的枢纽,为乌克兰运去上百万发炮弹。   但现在,巴比什直言,这项目太贵、太不透明,得让北约或欧盟整体接盘,捷克不再单干。   这意味着乌克兰的前线补给线,可能从捷克的维修车间直接绕道,效率直降三成以上。   他们搁置了一笔价值不菲的防空导弹协议,让基辅的防空网雪上加霜。   匈牙利和斯洛伐克早就唱反调,现在捷克一加入,维谢格拉德集团——这个中东欧四国联盟——隐隐重塑成“现实主义阵营”。 他们不反对欧盟或北约,但要更多自主权,不想被布鲁塞尔一刀切的移民政策或绿色转型绑架。   巴比什本人就和匈牙利总理奥尔班走得近,两人去年还联手在欧洲议会搞了个“欧洲爱国者”党团,专治欧盟的“精英主义”。   这股势力一壮大,援乌资金的分配就得重新谈判,南欧国家如意大利和西班牙本就对军事拨款叫苦连天,现在更有底气拖后腿。   欧盟主席冯德莱恩的“口头支票”听起来越来越空洞,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求援电话,恐怕得打得更频繁。   这场选举暴露了欧洲一体化的尴尬真相:表面上铁板一块,底下却裂痕密布,巴比什不是反欧狂热分子,他反复强调捷克会留在欧盟和北约,但他的“捷克优先”口号,戳破了那种强迫式的团结神话。   这帮政客其实在救欧盟于水火,如果继续无脑烧钱,早晚民粹火山全喷发,想想美国那边,特朗普的回归让跨大西洋联盟也摇晃起来,欧洲得学会自立,而不是总指望华盛顿买单。   你怎么看?

0 阅读:0
修竹崽史册

修竹崽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