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政坛爆出大新闻,执掌外交部21年的拉夫罗夫,突然在两场关键场合“失踪”,原

青橘小罐 2025-11-10 10:07:13

俄罗斯政坛爆出大新闻,执掌外交部21年的拉夫罗夫,突然在两场关键场合“失踪”,原本他的位置被新人顶替,对此网友直接猜疯了,这是失宠下台的前奏,还是俄高层要彻底换血了。   俄罗斯政坛有一个最火的猜测,外长拉夫罗夫是不是“失宠”了。   这位执掌外交部21年的老臣,几乎是普京身边最稳固的“外交搭档”,可11月5日普京亲自主持的核安全核心会议上,唯独少了他的身影。   更让人议论的是,俄外交部足足两周没更新他的行程,就连11月下旬的G20峰会,带队的也换成了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奥列什金,不是他这个惯例出席的外长。   消息一出,外界立刻炸开锅:难道俄罗斯要搞高层大换血?可没等猜测发酵,克里姆林宫和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就直接辟谣,明确说拉夫罗夫还稳稳坐着外长的位置。   这波“消失又现身”的操作,看似扑朔迷离,其实藏着俄罗斯外交布局的大算盘。   要明白这事儿的门道,得先清楚拉夫罗夫在俄罗斯的分量,从2004年担任外长至今,他陪着普京走过了21年,经历过俄乌冲突、西方制裁等无数大风大浪。   当年西方集体孤立俄罗斯时,是拉夫罗夫带着团队跑遍亚非拉,硬生生打开了外交新局面。   联合国大会上,他怼西方的犀利发言,更是成了俄罗斯“硬气外交”的标志。   更关键的是,他和普京的默契不是一天两天的,早在90年代普京刚进入政坛时,两人就有过合作,这种“过命的交情”,绝非轻易能被替代的。   也正因为他地位这么特殊,缺席核安全会议才会引发这么大震动,毕竟这种关乎国家安全的核心会议,从来都是“一个都不能少”的。   那拉夫罗夫为啥会缺席?G20峰会这次带队的奥列什金,压根不是外交出身,而是搞经济的专家,之前主要负责俄罗斯和金砖国家的经贸合作。   这次G20的核心议题正好是全球经济复苏,让奥列什金带队,明显是想更精准地对接经济议题,而不是单纯的外交表态。   再说核安全会议的缺席,有俄罗斯内部消息说,拉夫罗夫当时正在秘密对接中东国家,商量能源合作和粮食出口的事,这两件事恰恰是破解西方制裁的关键,比在会议上表态更实际。   俄外交部不更新行程,也是为了保密,毕竟这种敏感的外交谈判,提前曝光反而会出岔子。   外界猜“高层换血”,也不是完全没依据,这些年俄罗斯确实在提拔年轻一辈的官员。   比如外交部里负责亚太事务的司长,就是40多岁的中生代,之前还代表俄罗斯参加过东盟峰会,这次G20代表团里,也有不少年轻的技术官员。   但这不是要换掉拉夫罗夫这样的老臣,而是给外交团队补“新血”。   大国外交既要靠拉夫罗夫这种镇得住场的老将,也得有熟悉数字经济、气候变化这些新议题的年轻人,一老一少搭配才能兼顾稳定和创新。   普京从来不会搞“一刀切”的换血,毕竟在西方围堵的关键时期,稳定比啥都重要。   再往深了说,普京的布局从来都是“因事设人”,需要硬刚西方时,拉夫罗夫的犀利就是最好的武器。   需要谈经济合作时,就让奥列什金这样的专家顶上,需要培养新人时,就给年轻官员搭平台。   这种人事调整不是看“谁得宠”,而是看“谁能用”。   外界总爱用“失宠”“上位”这套逻辑套俄罗斯政坛,其实没看懂普京的核心思路,不管是老将还是新人,只要能为俄罗斯的利益服务,就有自己的位置。   拉夫罗夫的这次风波,也给大家提了个醒,看大国外交人事变动,别光盯表面的“缺席”“换人”,得看背后的议题需求。   普京这套“老带新、因事用人”的办法,既稳住了局面,又留足了后劲。   大国外交从不是个人的舞台,而是精准的团队协作,老将镇场、新人补位,才能在复杂的局势里走得稳、走得远。   信源:直新闻——《克宫回应拉夫罗夫“失宠”传闻》

0 阅读:0
青橘小罐

青橘小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