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李嘉诚心里应该不是滋味,全运会火炬在粤港澳大湾区传递,香港四大家族去了三家

桑代克 2025-11-09 15:50:09

这两天李嘉诚心里应该不是滋味,全运会火炬在粤港澳大湾区传递,香港四大家族去了三家,澳门何家也参加了,唯独李嘉诚两个儿子没有参加,为什么不参加这么重要的活动,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了。 这次火炬传递的分量实在够重,毕竟是粤港澳三地首次联手承办的全运会,表面上是个体育盛会,骨子里却是一场政治认同和经济站队的公开彩排。 你看新鸿基郭家的郭基辉、新世界郑家的郑志要、恒基兆业李家的李家诚,连澳门何家都派了代表,香港几大豪门该到的都到了,唯独少了曾经最风光的李嘉诚家族。这可不是偶然排期冲突能解释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李家被逐渐边缘化的实锤信号。 要说这事儿的源头,还得回到今年3月那笔让人瞠目结舌的交易。98岁的李嘉诚当时铁了心要把全球港口资产打包卖给美国贝莱德财团,开价228亿美元,里面还夹带了巴拿马运河两头的战略港口。 这种操作直接踩了国家安全红线,外交部立马表态“关键基础设施关乎国家安全”,港澳办也通过官媒敲打“企业家应以国家利益为先”。这笔生意后来虽然迫于压力叫停了,但李家最初的选择已经彻底暴露了其与国家战略的脱节。 政治层面的冷遇更是显而易见,今年7月香港特首顾问团换届,李泽钜成了四大家族中唯一被踢出局的人。要知道2023年第一届顾问团成立时,李家还是四大家族中唯一获邀的代表,这才两年时间,就从核心圈层掉队,这里面的政治信号再清楚不过了。当一个商业家族连这种体现社会责任的场合都无法参与时,其背后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更尴尬的是,就在全运会火炬传递前夕,中环长江集团中心还上演了一出泼漆闹剧。一个49岁男子冲进大堂泼红油漆,点名要见李嘉诚,还打伤了保安。这事虽然是个个案,但放在当前背景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李嘉诚在香港社会形象的巨大转变。曾经被叫做“李超人”的商业传奇,如今却成了资本与社会矛盾的交点。 回想当年,李嘉诚可是香港的“经济图腾”,小学生写作文都说“这里是李家的城”。长实、和黄帝国横跨地产、能源、港口、电讯,资产遍布全球,堪称华人资本的天花板。但时过境迁,香港社会对商业家族的期待早就变了味,从崇拜“资本巨头”转向要求“责任担当”。当大湾区的发展关键词变成科技、产业和民生,李家那套“低买高卖”的传统资本运作模式,显然已经跟不上新时代的节奏了。 李嘉诚有句名言:“我是一个商人,希望大家不要给我戴上什么帽子”。但问题在于,在当代中国,根本没有纯粹的“只做商人”这回事。商业的根永远扎在国家发展的土壤里,企业的命运始终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当国家需要企业家扎根实体、反哺民生时,选择“独善其身”本质上就是选择了自我边缘化。 讽刺的是,李嘉诚一生最引以为傲的就是“看风向”的能力,从塑胶花到地产,从港口到能源,他总能在周期起点精准下注。但这一次,他算准了商业周期,却看错了最大的风向——政治与时代的风向。当新鸿基、新世界、恒基兆业这些家族的代表高举火炬奔跑在香港街头时,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只有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的商业力量才能始终站在时代潮头。 火炬还在传递,照亮的是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前景,也照亮了商业文明的新方向。李嘉诚时代的落幕,不是一个商业传奇的悲剧,而是一个更健康、更契合国家发展需求的商业新生态的开端。那些还在执着于“在商言商”的经营者,真该从这场缺席中读懂一个简单道理:顺势而为者昌,逆势而为者亡;家国同心者兴,唯利是图者衰。

0 阅读:73
桑代克

桑代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