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安的什么心?德国把好几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搬到了中国,而且是整个团队带家属过来

烟雨评社 2025-11-09 12:33:50

德国安的什么心?德国把好几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搬到了中国,而且是整个团队带家属过来的,江苏苏州太仓市那边建了好多欧洲小区和德国小镇,因此那边人称小德国,几百家德企扎堆。 在江苏太仓,有个地方被欧洲人亲切地叫作“小德国”,别以为只是来旅游的德国人多,这里可是实打实地成了德国高科技的“第二总部”,不仅德企扎堆,连德国的国家级实验室都搬来了,而且是“整编落地”,连研究人员的家属都一起“打包”过来安家。 最先让人好奇的是那些搬来的实验室。德国弗劳恩霍夫建筑物理研究所的城市生态科技实验室就落在太仓智汇谷科创园,这可是德国响当当的国家级科研力量,专注于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检测研发。 从签约到竣工比原计划快了三个月,连二期工程都提前半年投用,上海交大的科研团队都特意跑来合作。实验室里的德国工程师大多住在附近的欧洲小区,小区里有德语学校供孩子上学,还有德国医生坐诊的诊所,周末的跳蚤市场摆着德国手工艺品,完全不用操心 “水土不服” 的问题。 这些实验室和企业扎堆太仓,其实是三十年前就埋下的伏笔。1993 年,德国克恩 - 里伯斯公司总裁斯坦姆博士租下 400 平米厂房,带着 5 个员工揣着 50 万马克在此创业,当时还被人嘲笑是 “引进了德国小作坊”。 没想到三十年后,这家公司员工扩到九百多人,业务遍布全球,斯坦姆博士还拉来德国议会合作搞 “双元制” 教育,培养出既懂德国工艺又适应本地节奏的技术工人,成了德企扎根的人才根基。 久而久之,太仓在德国企业圈里名气比上海还大,全球六个德国中心里,唯独这个县级市的中心每周都有德国代表团考察。 现在的太仓藏着六十多家全球 “隐形冠军”,江苏最大的德国制造企业舍弗勒就在这儿。走进车间能看到机械臂不停组装新能源汽车电机零部件,全球每辆汽车上平均装着七十多件他们的产品。 太仓港的码头上,每天都有新能源汽车排队出海,今年上半年整车出口量就有 24.4 万辆,同比增长 24.4%,成了江苏汽车出口第一大港。舍弗勒正是靠着这里完善的供应链,把中国企业的产品推向全球,让太仓成了中德产业合作的 “枢纽站”。 能留住这么多德国人和企业,离不开实打实的服务。企业办手续时,用地规划、施工许可全改成 “并联” 审批,申报材料少了 40%,办理时间缩短一半。 沪太运输车辆快速通行系统启用后,跨省检查站通行时间从 10 分钟缩到 2 分钟,德企的零部件当天就能从上海运到太仓车间。德国工程师们常说,在这里办事比在德国本土还顺畅,不少人学起了太仓方言,有的还娶了中国姑娘,当选了太仓荣誉市民。 德国本土的困境更让太仓的优势凸显。自从最后一座核电厂关停,德国工业用电得依赖法国进口,能源成本飙升,而太仓不仅电力供应稳定,还有庞大的市场和成熟的供应链。 每年举办的德式啤酒节和中德青年创业大赛,让两国人在交流中拉近距离。弗劳恩霍夫实验室的科学家说得实在:“既能搞顶尖研发,又能让家人过得舒心,根本没有理由不留下。” 五百多家德企和一个个搬来的实验室,说到底是场精准的 “双向奔赴”。德国的顶尖技术遇上太仓的产业土壤和高效服务,既解了本土发展的难题,也给这里注入了活力,所谓的 “心思”,不过是对优质合作环境的用脚投票。 展望未来,只会有更多的德国企业被太仓的魅力所吸引,纷纷跑来扎根发展。毕竟,谁都希望在一个能够安心发展、实现梦想的地方大展拳脚。

0 阅读:106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