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高中化,更让大学生崩溃的是,当你们毕业以后,一些重点高中已经开始大学化了。

岚岚看商业 2025-11-08 21:36:00

大学高中化,更让大学生崩溃的是,当你们毕业以后,一些重点高中已经开始大学化了。 就拿深圳中学来说,人家高中生能谈恋爱、能染发、能带手机、能打游戏。早上七点美美起床洗漱,下午四点就放学了,之后全是自由活动的时间。全校WiFi覆盖,手机随便带,还能点外卖、收快递。你要是觉得学习无聊,深中还有一百多个社团、260多门选修课随便选,什么音乐、插花、大厂AI应有尽有,甚至还有“魔法学”,就是用化学、物理原理来搞一些趣味实验。 更绝的是,学校里还藏着不少游戏博主,老师不仅不说他们不务正业,反而觉得这能提升孩子的表达能力。别以为这样的“大学化”教育,人家成绩就特别差。2024年,深中的重点率高达99.1%,意味着全班只要不是故意摆烂,基本都能上重点大学;而清北录取人数更是全省第一,去年足足有85人考上了清北。 这里面有29个是裸分考上的,21个通过专项计划,10个通过丘成桐数学领军计划,2个通过清华物理攀登计划,还有13个通过强基计划。这说明什么? 说明深中真正能做到让孩子全面发展,走进最高学府。而且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很突出,像他们的合唱团还登上过国际舞台,机器人社团也拿过全国冠军。 反观那些熬过中学的00后,不少人忍不住吐槽:深中都大学化了,为什么我们大学还在高中化?像北方某师范高校要求新生早上七点必须出操,少一次就扣学分;晚自习雷打不动,就算没课也得坐在教室里;还会不定期突击查卫生,连窗帘都不让挂,理由是怕藏东西影响管理。 山东某师范大学更绝,直接规定课堂上不能用任何电子设备,学生想查个专业术语都得翻半天厚重的课本。有教授吐槽,连查文献都得靠记笔记,效率低得离谱。还有高校的辅导员直接建了家长群,学生挂科了、没上自习、甚至上课坐哪排,全往群里发。 有学生说:“我妈每天都问我今天自习打没打卡,感觉自己还没断奶。”还有学校管得更细,有时候大学生出入校门都很困难。 当然,最窒息的就是对学生的绩点绑架。现在大学里,绩点就是硬通货:奖学金评定要看绩点,保研资格要看绩点,甚至还有人跟学生说,不少企业找实习生都得先看看绩点排名。学生选课根本不是因为对这门课感兴趣,而是先在选课群里打听哪个老师给分高、这门课好不好过、占绩点权重多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教育倒退的现象呢? 一是高校要数据好看,现在大学排名就看就业率、考研率,这些都要靠绩点来量化数据,大学里招生时才能说“我们培养的学生优秀”。 二是家长的教育焦虑在旁边推波助澜,很多家长还没从“高考定终身”的思维中走出来,希望大学继续严格管束孩子。而过来的学生才说,过度管控会把人变成温顺的螺丝钉。你看看人家隔壁深中,他们的成功正印证了这句话:真正的教育不是培养温顺,而是点燃自律。当你把选择权交还给学生,他们反而能爆发出更大的潜力和后劲。可有些大学却把校园变成了“一中”的延伸,学生成了只盯着绩点的机器。 要知道,大学本该是试错成长的地方:学生可以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可以在学校里尽情追逐热爱,可以在图书馆里偶遇志同道合的人。可现在呢?不少学生每天围着打卡、考勤、绩点转,连自主学习的时间都没有,更别提谈谈恋爱、丰富一下校园生活了。 教育的本质从来不是把人打成一模一样的零件,而是点燃每个学生心里的光。真希望更多大学能明白,管控换不来真正的成长,可以把选择权还给学生,教他们学会对自己负责,才能培养出有思想、有能力的年轻人。毕竟,未来的社会需要的不是听话的执行者,而是敢想敢做、能创造价值的鲜活个体。总不能让高中生提前体验了大学的自由与包容,毕业后却要回过头去重温“高四”的束缚与压抑吧?

0 阅读:99
岚岚看商业

岚岚看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