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更换策略,让俄罗斯焦头烂额,看不下去的普京,下达了一条命令 普京刚刚签

御史流芳悠久 2025-11-08 20:41:59

泽连斯基更换策略,让俄罗斯焦头烂额,看不下去的普京,下达了一条命令 普京刚刚签署了一项法律,允许动用预备役,以保护“关键设施和其他重要基础设施”。对此,俄军说得很明确,就是保护能源、交通和炼油厂。   先看乌军这边的动作,9月24号乌克兰武装力量总参谋部直接官宣,当天就对着俄罗斯境内好几个核心设施下了手,打得又准又狠。被打中的这些目标,刚好戳中了俄罗斯的三个要害——能源生产、战略运输还有军工制造。   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的萨拉瓦特石油化工厂是重点目标,厂里负责的ELOU-AVT-6初级炼油装置被直接砸中,要知道这厂子一年能加工1000万吨原油,还是俄罗斯液体火箭燃料的主要来源,现在烧得停不下来,损失根本算不过来。   跟着,伏尔加格勒地区的“泽恩泽瓦特卡”泵站也出了事,这地方可不是普通泵站,是“古比雪夫-季霍列茨克”主干石油管道的核心节点,管着俄罗斯南部原油运输的通畅度,现在一坏,整个运输线都得跟着受影响。   还有别尔哥罗德州瓦卢伊基定居点的无人机生产基地,乌军的打击也没落空,直接炸出火来,具体毁了多少设备、伤了多少产能,现在还在统计,但能肯定的是,俄军后续无人机补给要受影响。   这波集中打击不是瞎打,是泽连斯基特意调整打法后的结果。这之前,乌克兰一直咬着“一寸土地都不丢”的话不放,非要把战前边界全拿回来才肯谈停火。可到了2025年,情况明显变了——前线打得越来越吃力,外面的援助也开始跟不上,泽连斯基不得不重新盘算。   10月20号他跟特朗普在白宫见面时,第一次松口说愿意以现在双方接触的战线为基础谈,这态度一放出来,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让步了。   一边在军事上专打俄罗斯的关键设施,一边在外交上放话愿意谈,这套“打一下、谈一下”的新路子,其实就是做给西方看——你看我们还能打,得接着给援助;同时也是压俄罗斯——再耗着,你家的家底还得被砸。   俄罗斯这边确实被这套路搅得没辙了。10月8号普京见军方指挥官时还嘴硬,说乌军打俄境内纯民用设施,就是为了给西方“金主”邀功。   可嘴上硬气,可心里的着急藏不住——能源设施被打,国内老百姓的生活和军工生产都受影响;交通枢纽坏了,前线的物资送不过去;军工基地被炸,长期打仗的本钱都要少了。   俄军当天倒是打下了86架乌克兰无人机,可架不住乌军总搞精准偷袭,防御体系根本防不过来,这种被动局面,克里姆林宫再不管不行了。   所以到了11月4号,普京直接签了修订后的国防法和兵役法,用法律把应对办法定死。新的国防法明确说,只要总统下命令,就能征召预备役人员,核心任务就是保关键设施和重要民生设施,具体怎么征召,让俄联邦政府再定细则。   同一天签的兵役法修订案更直接,把征兵这事改成全年都不停,义务兵集中入伍的时间分成两段——4月1号到7月15号,还有10月1号到12月31号。   这两项法律一出来,等于给保护基础设施的人力保障上了两道锁,就怕预备役不够用、征兵跟不上。   俄军很快就把新法律的用途说透了,保护的范围没绕弯子,就是能源设施、交通网络和炼油厂这三样。   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后来在作战报告里还补了一句,说俄军现在几乎所有战线都在进攻,乌军就是想通过打后方设施,拖慢俄军进攻的节奏。   这话其实等于承认了,泽连斯基的新打法确实给俄军添了麻烦,现在保好后方设施,已经成了影响战局的关键。   泽连斯基改打法,背后也是没办法了。从战场来看,2025年俄军在东部战线已经突破了乌军的防线,西部战线也一直不稳定,乌军不管是兵还是装备,消耗得比补上来的快多了,光靠硬打根本撑不住。   从国际上看,美国的援助明显少了,上千美军都从乌克兰撤了;欧洲虽然把155毫米炮弹的年产量提到100万发,可这点量还不到美国以前每个月给的一半,而且匈牙利这些国家还公开反对送重型武器。   内忧外患凑在一起,泽连斯基只能选更实际的路——用军事打击攥住谈判的筹码,再用外交让步争取点生存空间。   而普京签的这两道法律,也不是没麻烦。预备役人员征召过来还得训练,能不能快点形成保护能力,谁也说不准。而且俄罗斯国内对打持久战的耐心也在慢慢磨没,全年征兵的政策说不定会引发新的社会不满。

0 阅读:0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