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已经确认,世界可以让美国去称霸,但中国不在美国的世界范畴内。贝森特9月表示,

古今知夏 2025-11-08 18:30:36

美国已经确认,世界可以让美国去称霸,但中国不在美国的世界范畴内。贝森特9月表示,中国买俄罗斯石油就买吧,美国不会加征关税了,因为这个是属于他们的“国内事务”。但是,欧洲也应该和美国一样,给印度增加关税,因为印度买了俄罗斯石油。 对中国网开一面,绝非美方大发善心,这背后是中国实打实的硬实力,让华盛顿不得不收起霸权身段认账。 2024 年,中国从俄罗斯引进的原油总量高达 1.08 亿吨,占全年进口份额近五分之一。这个数字的背后,是中俄多年搭建的深度合作体系,绝非临时交易那么简单。 关键的是,双边贸易结算早已摆脱第三方货币束缚。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访华时明确表示,美元和欧元在中俄贸易结算中的占比已降至 “统计误差水平”— 按金融领域标准,这意味着占比低于 1%。 短短三年间,中俄贸易完成了颠覆性重塑,从 2022 年本币结算占比 50%,到 2023 年突破 95%,再到如今西方货币近乎 “归零”,这场变革彻底撕开了美元霸权的裂缝。 俄罗斯外汇储备中人民币占比已超 40%,远超欧元的 21% 和美元的 16%,莫斯科交易所人民币交易量早在 2024 年就超越美元,成为仅次于卢布的第二大交易货币。 这种金融自主,让美国想通过制裁卡脖子的企图彻底落空。中国采购俄油,是纯粹的市场选择,俄油性价比突出且品质稳定,几乎全部用于满足国内刚需,既保障了工业生产,也稳定了民生用能。 而印度的情况截然不同。芬兰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报告显示,印度将低价购入的俄罗斯原油精炼成柴油、航空燃料后,以高价转售欧洲,2024 年前三季度对欧盟的成品油出口量同比增长 58%。 这种 “洗油” 操作,让欧盟对俄石油禁运形同虚设,直接削弱了美国主导的制裁效力。 更重要的是,印度产业链深度依赖欧美市场,结算体系也未能摆脱西方货币束缚,缺乏对等反制的底气,自然沦为美国的制裁目标。 中国早已为能源安全铺好了多重后路。中俄原油管道作为四大能源战略通道之一,年输油能力最高可达 3000 万吨,黑色能源日夜不息地穿越边境,稳稳支撑着国内炼化产业运转。 能源合作还不止于原油,普京访华期间签署的 “西伯利亚力量 2 号” 天然气管道协议,让俄罗斯对华年供气量再增 500 亿立方米,加上现有管道增供,总量将突破 1000 亿立方米,远超对欧出口峰值。 这种长期协议带来的不仅是稳定供应,更有低于欧洲市场的优惠价格,让中国得以规避国际气价波动风险。而中国的反制能力,更让美国不敢轻举妄动。 2025 年上半年,中国曾对美国原油、LNG 和煤炭进口近乎归零,直接导致美国页岩油企业库存积压、产能削减,LNG 出口终端投资面临血本无归的风险,美国能源信息署超越澳大利亚成为全球最大 LNG 出口国的目标彻底泡汤。 美国对此看得一清二楚,若贸然对中国加征关税,不仅会打乱全球能源市场格局,还可能招致中方在更多领域的反制,让本就脆弱的美国经济雪上加霜。 中俄的能源与金融合作,还在重塑全球规则。俄罗斯已明确要求印度国有炼油厂用人民币结算石油款项,相比流动性匮乏的卢比,人民币的国际支付功能与中国市场的庞大购买力,让更多国家看到 “去美元化” 的可行路径。 联合国三分之一的国家正在探索本币结算,全球矿业巨头必和必拓等企业已接受人民币结算铁矿石,人民币通过能源、矿产等大额交易,正加速从 “贸易结算货币” 向 “储备货币” 升级。 美国的双标,本质是对 “可制裁性” 的精准筛选。能拿捏的就施压打压,惹不起的就换一副嘴脸。但中国从不接受这种霸权定义的 “规则”。 1.08 亿吨的进口数据,低于 1% 的西方货币结算占比,1000 亿立方米级的天然气供应,3000 万吨级的输油管道,共同构成了中国的底气。 美国所谓的 “网开一面”,不过是认清现实后的无奈妥协。中国从来不在美国的霸权范畴内,也从不接受别人制定的游戏规则。 我们的选择,基于自身利益和战略安全,凭的是实力,靠的是布局。这不是美国的 “恩赐”,而是他们不得不承认的现实 。

0 阅读:904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