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账本”曝光:运行了20余年,2500亿投入如今回本了吗? 有人

非常盘点中 2025-11-08 17:22:55

三峡大坝“账本”曝光:运行了 20 余年,2500 亿投入如今回本了吗? 有人说光是电费就收得盆满钵满,也有人觉得防洪的账根本没法用钱算,这本 “国家账本” 里藏着的真相,可比单纯的数字有意思多了。 先别急着算收益,得先把这 2500 亿的去向扒明白。这钱可不是一笔糊涂账,每一分都花在了刀刃上。三峡工程从 1994 年开工到 2009 年全面建成,17 年工期里的开销分得清清楚楚。 最硬核的是大坝主体工程,花了 954 亿,从 3035 米长的坝体混凝土浇筑,到 32 台 70 万千瓦发电机组的安装调试,全是实打实的基建投入。 更费钱的是移民安置,130 万居民要搬新家,2 座城市、10 座县城得迁建,学校、医院、工厂样样都得配齐,这一项就花了 856 亿,相当于给库区造了个新家园。 剩下的 690 亿全砸在了配套上,专用公路、跨区域输变电工程,连生态保护的设施都包含在内,毕竟这么大的工程,得把长远账也算进去。 算完投入,再看这笔钱到底生了多少 “回头钱”,首当其冲的就是发电这台 “摇钱树”。从 2003 年第一台机组发电到 2025 年 8 月底,三峡电站累计发的电已经突破 1.8 万亿千瓦时,按全国平均上网电价 0.25 元一度算,光电费收入就超过 4500 亿,这还没算上新能源转型的隐性价值 。 这些电相当于省下了 5.4 亿吨标准煤,少排了 14.8 亿吨二氧化碳,帮着国家往 “双碳” 目标扎实迈了一大步。2025 年上半年丰水期,三峡机组满负荷运转,干净电直送华中华东,光是这几个月的发电量就够 1 亿户家庭用一整年,这 “电老虎” 早成了 “电财神”。 比发电更金贵的,是防洪这个 “隐形保镖”。1998 年长江特大洪水的场景很多人还记得:百万房屋被冲毁,2 亿人受灾,直接损失就达 2000 多亿。 而三峡建成后,221.5 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成了下游的 “安全屏障”,二十多年里稳稳拦住了 70 次洪水,其中 21 次都是流速超 5 万立方米 / 秒的大洪峰。2020 年夏天的特大洪峰中,三峡大坝硬生生削峰错峰,让武汉、城陵矶等城市躲过一劫。 水利部测算过,单是防洪这一项,三峡避免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 1000 亿,更别说它护住的沿江千万人的生命财产,这账怎么算都值。 航运的 “增值账” 更让人惊喜,以前的川江航道全是激流险滩,3000 吨的船都得小心翼翼,枯水期走不了,丰水期不敢夜航,上海到重庆的货物每吨运费高达 120 元。 现在不一样了,三峡蓄水后航道水位稳定在 4.5 米以上,万吨级船队能直达重庆,运费直接降了三分之二。 截至目前,三峡船闸累计过闸货物超 22 亿吨,近三年每年过闸量都保持在 1.5 亿吨以上,单是节省的运费就突破千亿元。 重庆港的年吞吐量从原来的 5000 万吨涨到现在的 2 亿吨,沿江城市借着 “黄金水道” 搞江海联动,整个长江经济带的 GDP 占到了全国四成,这都是三峡给盘活的。 更没想到的是 “附加收益” 还在不断冒头。三峡大坝早就成了 5A 级景区,虽然不收门票,但每年 300 多万游客带来的接驳车、餐饮、住宿等衍生收入相当可观,2024 年相关旅游收入就达 500 亿。 而且三峡集团还从发电收益里提取资金,设立了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加上专门拿出的 100 亿库区后续投入,让 130 万移民的生计有了长远保障,新修的 830 公里等级公路更是打通了库区的致富路。 这么一笔笔加起来,光是发电的 4500 亿就已经远超 2500 亿的总投入,再算上防洪、航运的几千亿收益,还有旅游、民生改善的附加价值,三峡大坝早就不仅 “回本”,更成了持续生财的 “国之重器”。 说到底,这坝子算的从来不是简单的经济账,而是安全账、民生账、长远发展账。2500 亿投下去,换来了长江安澜、清洁能源、黄金水道,这买卖,值到家了。

0 阅读:76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