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51年,93岁高龄的前清朝海军总司令萨镇冰,在得知志愿军成功击退美军

韫晓生 2025-11-08 17:12:20

[太阳]1951年,93岁高龄的前清朝海军总司令萨镇冰,在得知志愿军成功击退美军,并进攻韩国首都汉城的消息后,欣喜若狂,感慨万分。萨镇冰写下的诗里有一句:"五十七载犹如梦"。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萨镇冰)   这七个字,道尽了他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家国情怀。这位老人少年时便与中国海军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生都在为国家的海防与尊严奔波。   时间倒回1859 年,萨镇冰出生在福建一个书香门第,11 岁考入福建船政后学堂第二届驾驶班,成了学堂里年纪较小的学生,三年后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从此踏上与海为伴的人生。   1877 年,他作为船政第一届留学生,远赴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深造。异国的日子里,他亲眼看到西方海军战舰如何驰骋大洋,武器装备何等精良,振兴海军的念头愈发强烈。   学成回国后,萨镇冰先后在“澄庆”兵船当大副、在天津水师学堂当教习,还管带过“威远号” 兵船,他把在国外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一心想为中国海军培养更多能扛事的人。 1894 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平静的海面被战火打破。萨镇冰奉命率舰承担后勤支援任务,后来又接到丁汝昌的命令,驻守威海卫南口的日岛炮台。   面对日军舰队一轮又一轮的狂轰滥炸,他带着将士们死守阵地,炮弹打光了就用步枪还击,炮台被炸得千疮百孔也不后退,直到实在守不住了才被迫撤退。   可腐朽的清朝政府根本撑不起这场战争,甲午一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国家的主权被列强肆意践踏,萨镇冰也因为战败被革职,无奈回到了家乡。   这段屈辱的经历像一块石头压在他心里,但也让他振兴海军、保卫国土的决心更坚定了。   1896 年,萨镇冰重新被启用,从吴淞炮台总台官到北洋水师帮统,一步一个脚印。1909 年,他当上了筹办海军大臣、海军提督,二年后又升任海军副都统,手握清朝海军实权。   在他的整顿下,中国海军慢慢从甲午战败的阴影里走出来,重新有了起色。   清朝灭亡后,中华民国成立,他没有因朝代变了就停下为国做事的脚步。在每个岗位上,他都尽心尽力,想凭着自己的力量,把破碎的山河一点点拼凑好。   可当时的官场乱象丛生,让他渐渐心灰意冷。1927 年,萨镇冰选择隐退,转而做起了社会救济工作。哪里有灾荒,他就往哪里跑,赈济灾民、开办学校,忙得脚不沾地。   抗日战争爆发时,他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却不顾身体年迈,跑到南洋和后方各省宣传抗日,对着华人华侨大声呼吁大家团结起来,一起抵抗日本侵略者。   1949 年福建解放前夕,蒋介石多次派人邀请他去台湾,都被他一口回绝。活了近一个世纪,他见过清朝腐朽、军阀混战、外敌入侵,心里比谁都清楚,共产党才是能中国的希望。   他公开表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留在福建,等着迎接解放的那一天。新中国成立后,他已快九十岁了,却依然关心国家建设,尤其是海军的发展。   1950 年 12 月,为了粉碎美国的阴谋,不让“联合国军”有喘息的机会,中国人民志愿军集中6个军,在朝鲜人民军3个军团的配合下,跨过三八线,向“联合国军”的阵地发起猛攻。   这场打了九天的第三次战役,中朝军人并肩作战,凭着不怕牺牲的劲奋勇冲锋,共歼敌1.9万多人,把“联合国军”从三八线一直赶到了北纬37度线附近,还在1951年1月解放汉城。   当 93 岁的萨镇冰从报纸上看到这个消息时,这位曾经的清朝海军总司令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老泪纵横。从甲午战败的屈辱到志愿军在朝鲜战场扬眉吐气,整整五十七年,在他眼里像场漫长的梦。   五十七年前,他亲眼看着中国海军惨败,看着列强欺负中国;五十七年后,他看到新中国的军队把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军击退,捍卫了国家的尊严。   晚年的萨镇冰虽然年纪大了,但精神头很足,经常跟人聊国家大事,讲自己过去的经历。他一辈子都爱着祖国,心里始终装着海军,从少年到晚年,从来没动摇过爱国的初心。   1952 年 4 月,萨镇冰在福州走完了他 93 年的人生,遗体安葬在福州西门外的飞凤山烈士陵园。   这位跨越晚清、民国、新中国三个时代的爱国老人,用一辈子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他见证了中国从贫穷弱小慢慢走向强盛的艰难过程,经历了中国海军从惨败到重新发展的曲折,在每一个历史的关键节点,都做出了对得起国家和人民的选择。   萨镇冰的一生,就像一部浓缩的中国近代百年史。他少年时求学追梦,青年时投笔从戎,中年时为国理政,晚年时心系家国,不管遇到什么困难,爱国的心从来没变过。   “五十七载犹如梦”,这不仅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感慨,更是对国家命运变迁的深情回望。   现在,萨镇冰当年期盼的国家强盛、海防稳固,早就变成了现实。站在今天,我们回忆萨镇冰的一生,不只是为了缅怀这位传奇老人,更是汲取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

0 阅读:1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