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一店铺老板娘让员工倒垃圾,员工将垃圾直接倒在一荒地里,因荒地是一7旬大爷的老宅基地,大爷又恰巧看见这一幕,遂拦着小伙让小伙清理,遭拒后,拦着小伙不让小伙走。小伙无奈喊来老板娘,三人争执过程中,大爷突然仰面倒地!老板娘以为遇到了碰瓷的了,便报了警。谁料,大爷是突发冠心病,经抢救无效猝死。事后,大爷的家属向老板娘及其员工索赔25万余元损失。法院这样判! (来源:裁判文书网、湖北省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老板娘李某指派员工吕某将一些泥土和花生壳倒在一片荒地上,目的是为后续的施工做准备。那片土地位于村外的空地上,平时鲜有人迹,周围杂草丛生,荒废许久。 吕某装了一车泥土和花生壳,开车驶向那片荒地,想着这片地方没人住,倒点东西应该没问题。 吕某刚把车停下,准备将泥土和花生壳卸下来时,正好遇到了云某。云某是附近村里的七旬老人,看到吕某正准备倒东西,心里立刻不安起来。因为,这片荒地其实是他的宅基地,他早些年就申请过了土地使用权,并且偶尔会来清理,想着将来有朝一日可能会用到。 云某走到吕某跟前,眉头紧皱,看着一车的泥土和花生壳,他气愤地开口道:“这地方是我的宅基地,不允许随便丢垃圾!” 吕某听到后有些愣住了,抬头看了看老人,愣了片刻才反应过来。他知道这片地虽然荒废,但并没有意识到是私人土地,便随口说道:“老伯,这地看起来空着,没人住,没事的。” 云某更加生气了,他的声音带着几分严厉:“不管有没有人住,这片地是我家的,你们不能乱丢东西!你们快把这些清理掉,不然我可要找村里的干部处理了!” 吕某在面对云某坚持要求清理垃圾的情况下,提出现场还有其他垃圾,试图以此为由推迟清理。这一回应激怒了云某,双方的争执迅速升温。云某认为吕某在拖延时间,开始变得更加激动和坚决,直接走到吕某的三轮车前,将车上的钥匙拔了下来,试图阻止吕某离开。吕某一时无法离开,只能拿起手机,拨打了老板娘李某的电话,寻求帮助。 李某接到电话后迅速赶到现场,目的是想解决这场越来越激烈的争执。 李某的到来并没有让局势平息,反而让冲突升级。李某和云某在言辞上不断对立,情绪都变得激动。 就在三人争执不下时,云某突然向后倒地,重重摔在地上。李某见状,第一反应是以为云某是在“碰瓷”,故意制造事端来讹人,因此并没有立刻采取任何急救措施,而是选择报警处理。 警察赶到后,云某的家人也陆续到场,其中云某的女儿见到父亲倒地后,急忙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救护车迅速赶到,将云某送往医院。 尽管医生们紧急抢救,但最终还是宣告云某不幸去世。医院的检查结果显示,云某死于冠心病引发的心源性猝死。 法医鉴定报告进一步指出,云某在生前就有严重的冠心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身体状况本就非常脆弱。报告中还特别提到,激烈的情绪波动往往是导致此类猝死的诱因之一。 法院在审理此案时认定,李某和吕某倾倒垃圾的行为是导致纠纷发生的根本原因,但他们未能妥善化解矛盾,在云某倒地后也没有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导致事态进一步恶化。法院认为,李某和吕某在这场事件中存在过错,他们的行为与云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属于法律上的过失。 最终,一审法院判定李某和吕某共同承担20%的赔偿责任,要求二人在已由李某丈夫支付的2万元丧葬费之外,再赔偿云某家属7万余元,并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元。 李某和吕某对此判决表示不服,提起上诉,但二审法院审理后驳回了上诉,维持了原判。 这起事件不仅让人感受到情绪失控和沟通不畅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也提醒了大家,在处理纠纷时应保持冷静和理智,尤其是对于年长者的健康状况要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关注。同时,法院的判决也表明,在民事纠纷中,责任不仅仅体现在直接行为上,相关的后续处置和处理同样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