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团7日果真出手,废除了“连任限制”的规定。这样傅崐萁继续担任总召可能性极大。 11月7日,立法院里悄悄发生了一件不小的事。国民党党团把原本“总召不能连任”的规定一笔勾销,等于给傅崐萁继续掌舵开了绿灯。 原本国民党团内规规定总召得连选连任一次,一年一选,即总召至多担任两年,俗称 “两年条款”。此次有 38 位国民党民代共同提案修改内规并获得通过,为傅崐萁连任扫除了制度障碍。 这条改动虽然看起来只是党内的一次人事调整,背后却是国会攻防的大局变动。 傅崐萁是目前国民党在立法院的总召,也就是党团的“前线指挥官”。他在议场上的存在感非常强,该吵的时候吵,该挡的时候挡,民进党要推动政策,基本绕不过他。 这次取消连任限制,就是确保傅崐萁这个“战斗单位”能继续发挥作用。 不过事情没这么简单。民进党这边早就盯上了傅崐萁,媒体人吴子嘉公开爆料,说赖清德还在紧盯“傅崐萁礼品案”,涉及人数不少,十五六个国民党立委都在调查名单上。 这不是单纯追责那么简单,这是要把对方的“战斗群”整体拆掉。 这种局面,已经不是一般的政党对抗,而是进入到“制度战+司法战”的状态。一边是国民党重新部署人马、加强议会阵地,一边是民进党利用调查系统进行反制,目的就是不让对方在国会过于强势。 傅崐萁如果顺利连任总召,未来,可能会继续带领国民党团在民意机构中阻击民进党推动的一些法案和政策,使赖清德和民进党在民意机构的运作面临更多阻碍。 另外傅崐萁曾率团访陆,获得大陆多项惠台措施,为两岸交流打开了大门。他积极推动两岸交流,与赖清德的 “台独” 路线形成鲜明对比。 傅崐萁连任后,可能会继续加强两岸交流与合作,这与赖清德的 “台独” 分裂行径相悖,会对赖清德在两岸关系方面的政策推行形成一定的牵制,使其 “台独” 路线难以顺利推进。 且在民意机构中持续发挥制衡作用,可能会提升其在岛内的政治声望,同时也会凸显出赖清德和民进党在民意机构中并非能“一手遮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冲击赖清德和民进党的政治声望和影响力。 而赖清德这边,如果不能有效突破议会阻力,很容易陷入“跛脚鸭”状态,任期内阻碍重重。 不管是“礼品案”还是“连任案”,本质上说的都是权力的攻防战。表面上看是制度调整,实质上是力量重组,傅崐萁能不能稳住,赖清德会不会加快动作,接下来都值得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