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也让中国人寒心了。 2025年是台湾光复80周年,台北市长蒋万安在纪念活动上避谈“回归中国”的核心要义,反倒把“台湾光复”偷换成所谓“‘中华民国’光复节”。 紧接着国民党主席郑丽文在全代会上空谈“两岸和平”,对“统一”二字绝口不提,连维系两岸关系的“九二共识”都刻意弱化。 话说回来,今年是台湾光复80周年,本是一个可以强化历史记忆、凝聚认同感的节点,结果台北市长蒋万安却在纪念活动上避重就轻。 连“回归祖国”这样的核心内容都不提,而是把“台湾光复”重新包装成“中华民国光复节”,这操作实在让人看不懂。 其实从近年来的表现来看,蒋万安的政治操作一直挺微妙。虽然头顶“蒋家后人”的光环,但连他的身份在蒋家内部都存在争议。 蒋家后人多次公开表示不承认他的血统关系,这也让蒋万安的政治标签显得有些尴尬。在这种背景下,他似乎试图通过“政治中立”或“模糊立场”来维持自己的选票和声势。 可问题就在于,两岸关系不是你想模糊就能模糊的,尤其是在岛内政治生态已经趋于“绿化”的时候,他的做法更像是在讨好某一部分选民,而不是站在历史责任的角度去发声。 郑丽文这边也没好到哪去。她在国民党全代会上整场讲话都在讲“和平”,讲“对话”,听起来是挺温和的,但问题是,关键的“统一”二字始终没说出口。 这对于一个曾经把“国家统一”写进党纲的政党来说,确实有点说不过去。更让人意外的是,“九二共识”这个曾被国民党视为两岸沟通的“定海神针”。 如今也被有意无意地边缘化。在当前两岸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这种处理方式无疑是在降低两岸政治互信的基础。 回头看看2025年这个时间点,确实挺特殊的。台湾光复80周年,是1945年中国抗战胜利、台湾从日本殖民统治中回归祖国的重要历史节点。 这个节日的历史意义本身就是“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最有力的历史证据之一。可是现在,居然有人在这个节日上玩文字游戏,把“祖国”换成“中华民国”,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这不只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更是在消解一个原本可以加深两岸民众认同感的机会。大陆方面近几年一直在强调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无论是通过经济融合、文化交流还是制度设计。 都在推动这个目标。而岛内一些政客却选择绕开这个话题,甚至刻意规避,这种回避本身就说明了他们心虚,也说明他们在岛内的施政逻辑已经偏离了原本的历史轨道。 以郑丽文为例,过去她在蓝营内部也算是个挺有立场的人物,如今却话锋一转,变成了只讲“和平”的主和派。即便是在党内,她的这种转变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别忘了,国民党之所以能够在过去几十年中保持在岛内的政治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在两岸关系中扮演了一个稳定器的角色。 但现在这个稳定器明显出问题了。从蒋万安的“光复节发言”到郑丽文的“跳过统一”,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立场模糊,而是政治策略上的明显转向。 也难怪不少人会问:“国民党到底还认不认统一这回事?”其实,从蒋万安和郑丽文的表现也能看出一个趋势,那就是蓝营在慢慢地往岛内主流民意靠拢。 这种靠拢不是没有代价的,它的代价就是逐渐丧失与大陆沟通的核心筹码。而在台湾政治生态日益复杂的今天,这种丧失可能会让国民党在未来的两岸政策博弈中彻底边缘化。 再对比一下当前国际形势,尤其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频繁动作,不难看出,外部力量对台湾问题的介入力度正在加大。蒋万安和郑丽文选择在这个时候“去统一化”。 不管是出于选票考量还是政治自保,其实都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外部势力的战略方向。这种策略短期内可能有效,但长期看却会削弱台湾内部对于国家认同的历史记忆。 说到底,台湾光复80周年本应是两岸共同缅怀历史、增进认同的一次机会。但现在看下来,不少岛内政客似乎更在意的是怎么通过“话术包装”来规避敏感问题。 蒋万安的“中华民国光复节”说法,郑丽文的“和平不谈统一”,这些操作不仅无法赢得大陆的信任,反而会让两岸沟通的空间越来越小。 更关键的是,这样的表态也容易让人误解国民党已经彻底放弃了它曾经坚持的两岸路线。如果连历史都可以被重新定义,那政治还有多少底线可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