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月没拍戏,却飞了50多趟,像给行程表打怪升级。” 粉丝把机场路透剪成视频

明天会吏好 2025-11-08 10:18:03

“8个月没拍戏,却飞了50多趟,像给行程表打怪升级。” 粉丝把机场路透剪成视频,凌晨3点的红眼航班连着清晨7点的广告棚,眼窝青黑被滤镜盖了三层才勉强能看。 有人统计,他一天最狠转场4城,车程+飞行≈5小时,睡眠被切成3段,每段不超过90分钟——比值夜班的急诊医生还碎。 品牌方要“新鲜脸”,平台要“日更物料”,剧组要“随时进组”,三重钟声一起敲,艺人就像陀螺,抽的是流量鞭子。 央视网11月那篇《拼命三郎该降温》没点名,但配图是同款跳伞紫痕;心理学医生说,这叫“提前倦怠”,把被需要当成氧气,迟早窒息。 粉丝先崩,2亿阅读的合理工时话题里,最高赞留言只有8个字:“哥,咱不飞了好不好?” 有品牌悄悄把“即拍即传”改成“72小时备稿”,看似仁慈,却像把刀从喉咙移到胸口,还是悬着。 观众也在线分裂:一边刷着“好帅”,一边在弹幕问“他累不累?”——点击就是投票,我们其实都是隐形监工。 流量不是原罪,可当它变成唯一刻度,人就沦为数字。 艺人、公司、平台、观众,四条皮带连同一根轴,谁先松一点,陀螺才有机会喘口气。 别等到下一张素颜照登上热搜,配文变成“晕倒”才想起:原来飞得太久,是会忘了怎么落地的。

0 阅读:38

猜你喜欢

明天会吏好

明天会吏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