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谱!英国多民议员宣布将推动荷兰安世半导体,并强制出售其位于英格兰斯托克波特的工厂。而且给出的理由是“中资控股后安世营收增长迅猛,车规份额持续上升”,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就是借题发挥,背后满是产业竞争的小心思。 要知道这座工厂绝非等闲之辈,它是英国芯片制造领域的核心支柱,年营收高达1.92亿英镑,占安世公司总收入的12%。更关键的是,其生产的功率器件看似低调,却是全球汽车产业的核心级配件,全球四分之一的车规级功率器件都出自这里,宝马、大众等国际车企都得常年依赖它供货。 可气的事,中资控股后把企业经营得风生水起,这本来是双赢的好事。既给英国当地带来了就业和经济效益,也提升了当地芯片产业的竞争力。可在英国议员眼里,中国企业做得好反倒成了“原罪”,硬生生把正常的商业成功扭曲成了“威胁”。 而且这已经不是英国第一次这么干了。2022年就曾以“国家安全”为借口,逼着安世剥离威尔士纽波特工厂的股权,最后低价转手给了美国企业。如今故技重施,无非是想把优质资产攥在自己手里,遏制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 这种强制出售的操作,本质上是对商业规则的公然践踏。企业的股权变更和经营发展,本应遵循市场化原则,却被政治力量强行干预。投资者最看重的就是稳定的营商环境和产权保护,英国这么做,无疑是在向全球投资者释放负面信号。 更讽刺的是,他们嘴上喊着“技术安全”,实际盯上的都是通用技术,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机密泄露”。这种强买强卖的做法,本质上就是霸权主义的体现,完全无视市场规则和商业信誉。 现在最倒霉的还是欧洲本土企业。安世的全球供应链被无端搅乱后,欧洲车企已经出现了芯片短缺危机,部分工厂甚至濒临停工。英国这么一闹,只会让供应链更加脆弱,最终损害的还是自己的产业利益。 说白了,英国此举就是典型的保护主义作祟。见不得中国企业发展壮大,就用政治手段横加干涉。可在全球化时代,这种逆潮流而动的做法注定行不通。企业的价值靠的是市场认可,不是政治打压。英国要是真为本土产业着想,不如好好改善营商环境,而不是搞这种巧取豪夺的把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