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时事评论员谢寒冰:最近大陆一连串的动作表明,他已经不在乎台湾怎么想了。大陆已经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在推进统一了。 大陆推出“十五五”规划建议,在涉台部分明确指出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许多两岸专家分析,这种表述保持政策连续性,同时显示出坚定决心。 这其中,牢牢把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这句话特别关键,它透露出战略自信,无论外部环境怎么变,统一进程都会按自己的步调稳步前进。 大陆通过举措强化两岸同胞共同历史记忆和民族认同,从法理和历史根基上,回击任何试图歪曲历史的言行。它向世界宣告,台湾光复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历史事实不容挑战。 官方媒体连续发表署名文章,论述统一的好处,强调在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前提下,台湾现行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将得到充分尊重。 这些论述不再停留在模糊口号层面,而是将统一后图景具体化、可感知化。不再仅仅强调为何要统一的民族大义,更在详细描绘统一后会怎样的现实利益。 这种做法,体现心态转变,从过去更多寻求情感共鸣,到现在更多进行利弊剖析和前景展示,将选择题变成对具体方案的阐述。 大陆实力增强,让它在处理复杂问题时,有更多工具和底气,也使其能够将解决台湾问题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整体进程中去规划。不再需要事事看外界脸色,也不再纠结于一时的舆论纷扰,而是更专注于自身战略目标和实施路径。 官方文章中列出统一后七项好处,包括经济互补、民生改善、文化共享等,试图用实际利益说服台湾民众。比方说,统一后台湾企业能更深入接入大陆市场,扩大出口规模,提升竞争力。 大陆还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通过法律形式确认历史地位,增强民族认同感。这项举措在2025年正式实施,引发两岸讨论。 同时,大陆发布电影《沉默的荣耀》,讲述台湾光复故事,进一步宣传统一理念。这些动作连成一线,显示大陆对台政策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塑造。 专家指出,大陆经济高质量发展将为两岸合作注入新动力,台胞可分享大陆发展红利。规划中提到健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完善资本市场,这些措施间接支持两岸经济整合,提供稳定环境。 近年来,大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台资企业投资兴业,数据显示2024年台商对大陆投资额保持增长。统一论述中强调尊重台湾制度,避免强迫式改变,而是通过渐进融合实现共赢。 这类宣传旨在打消台湾民众疑虑,展示统一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双赢选择。 大陆实力增长也体现在科技领域,规划中提到加快科技自立自强,这将为两岸科技合作开辟新空间。台企可参与大陆创新链条,共同研发新技术,提升全球竞争力。媒体文章中还提到统一后医疗、教育资源共享,台湾居民能享受大陆先进医疗设施和教育机会。 大陆通过多渠道释放善意,如扩大台湾青年就业创业支持,鼓励更多年轻人到大陆发展。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来大陆就业的台湾青年人数增加明显。 这些举措累积效应,将逐步改变两岸民众心态,促进统一共识形成。大陆还注重文化交流,举办两岸文化论坛,推动共同文化遗产保护。这有助于强化民族认同,弱化分裂势力影响。 这些步骤逻辑清晰,层层递进,避免突兀感。专家分析,大陆对台工作已进入新阶段,从融合发展向全面统一过渡。2025年大陆经济目标包括GDP增长5%左右,这将为对台政策提供物质基础。 台胞在大陆生活便利化措施不断完善,如居住证功能扩展,覆盖更多公共服务领域。 这些细节变化,积累成大趋势,推动统一进程。这些动作整体看,大陆已掌握主动,不再被动等待台湾回应,而是按自身节奏推进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