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学专家李银河说:“ 如果你已经50岁左右了,那么你的人生余额已经不多了,如果不出意外,你还可以吃30多次年夜饭,过1500多个周末,看1万多次日出,然后就要和这个世界告别了。所以,你是时候停下来,好好地为自己着想了。” 道理听着挺透亮,可真要做起来,哪儿那么容易。上有老要伺候,病床上的爹娘离不开人;下有小要操心,刚工作的孩子还得帮着攒首付。自己想报个广场舞班,转头就被老伴儿数落“净瞎花钱”,想出去旅个游,又怕万一老人有个急事没人搭手。 心里总惦记着为自己活,手脚却被一堆责任捆得死死的。早上睁眼先琢磨给老人熬什么粥,晚上睡前还得核对孩子的信用卡账单。偶尔坐在阳台抽根烟,看着楼下遛弯的老头老太太,羡慕人家活得自在,转头就被洗衣机的提示音拉回现实。 有人说都这岁数了,该任性就得任性。可真任性起来,又浑身不自在。上次偷偷报了个书法课,只去了两次就因为要陪老人去医院停了,学费打了水漂不说,还被亲戚说“不懂事”。 其实也不是不想为自己活,就是迈不开那步。一边是李银河说的“人生余额”,一边是甩不掉的牵挂。有时候躺在床上琢磨,到底是为别人活一辈子,还是咬咬牙,也给自个儿留点儿余地。纠结来纠结去,天就亮了,新的一天,又得按部就班地为别人忙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