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红军城这仗能这么“反转”,乌军本来揣着矿道保命的小算盘,以为躲地下就能耍小聪明,结果被俄军反过来拿捏,把好好的“避难所”变成了插翅难飞的死局。 局势的彻底变化就发生在9月11号夜里,俄军没跟乌军地底下肉搏,而是锁定了他们最依赖的通风井。 重型炸弹带着制导设备飞过来,几声炸响后成吨的泥石坍塌下来,那些看似藏得很深的乌军一下子被困死在黑黢黢的矿洞里,空气断绝,生机全无,往日视为救命稻草的地下通道,转眼就成了绝路。 其实乌军早期靠着这迷宫一样的矿道确实让俄军头疼。毕竟红军城不光是地底耗子洞,还是整个东线的交通心脏,铁路公路全都在这交汇,前方要啥物资都得从这边过一遍。 乌克兰人狠着劲砸了大钱,把地下坑道里搭起医院、弹药库,指挥部甚至能抗核弹,出点状况,兵力物资从地底一钻就能转移,本想靠这样的底盘抖抖机灵,结果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俄军没惯着他们,没进地道跟着捉迷藏,而是盯死了通风补给和电源线这些软肋,下手够狠,地面上集结“三叉戟”攻势,南边切断陆路运输,西头立交桥、人工林全被俄军抢了去。 补给线收得死死的,红军城一下被圈成孤岛,与此同时,俄军远程导弹直接炸塌哈尔科夫的铁路枢纽,乌军天天指望的炮弹和燃油立马断流。 再加上西方援助跟不上。美欧嘴上答应得多,执行起来却拖拖拉拉,新装备没多少,资金批得慢得要命,乌军只能靠残破设备顶着,战场上的炮弹打一天顶多三千发,还是俄军的零头,没弹药补给,士兵只好靠双腿在废墟里背东西,渴了喝脏水,饿了啃压缩饼干。 困守在城里的部队被割成小股,亚速旅和93旅先后被困,包围圈越收越紧,乌军高层也没有办法,屡次下令突围都失败。 反观俄军步步推进,占住了城区六成,地下出口全成了死亡陷阱。到清剿阶段,俄军也不着急,携带氧气、高科技仪器,拿着温压弹,一步步拖掉地道里残存的乌军,天上的无人机死死盯着,每一个出口都寸步难逃。 再厚的混凝土堡垒、再复杂的矿道,离了地面补给和外援,迟早会被攻下,乌军把希望绑死在地形优势上,没想到对手规避内耗,把全部火力用在切断维生管道上,硬生生把防御体系变成了困兽局。 对此,你怎么理解红军城的输赢呢?欢迎评论区讲讲你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