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式宣布了!继续暂停对美商品24%的加征关税,只保留10%的。 11月

洞察观史 2025-11-06 17:57:39

中国正式宣布了!继续暂停对美商品24%的加征关税,只保留10%的。 11 月 5 号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连发两则公告,11 月 10 号下午一点零一分开始,原来 24% 的对美加征关税继续停一年,只留 10% 的基础税率。 更实在的是,美国的鸡肉、小麦这些农产品,之前加征的 15% 关税全停了,大豆、猪肉那些加的 10% 也没了。 好多人第一反应是 “这是给美方让利?” 真不是,这波操作里藏着双向的实惠。 出口企业先尝到了甜头,纺织业尤其明显。 江苏艾瑞服饰的经理之前愁得掉头发,因为要承担 20% 的额外关税,跟东南亚工厂比差着 27.5% 的成本,客户全跑了。 现在关税降下来,成本直降 10%,那些流失的订单正往回跑。 家具厂更夸张,之前综合关税 34%,现在一下少了 24 个点,一批货就能省出几十万,老板们连夜扩招工人赶订单,车间里的机器 24 小时不停转。 农产品这边是双向奔赴。 美国农业部的数据刚出来,11 月第一周对华大豆订单就有 120 万吨,比上个月翻了近两倍。 咱们的饲料厂、食用油企业成本能降一大块,超市里的猪肉、牛肉价格说不定也能跟着稳一稳。 对美国农户来说更救命,之前大豆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现在终于有了靠谱的买家,这种双赢的买卖谁不乐意做? 算笔总账更清楚,这波关税调整每年能给中美企业省出 200 多亿美元的贸易成本。 美国那边的普通家庭也沾光,咱们的家具、电子产品关税降了,终端售价就得往下走,相当于给他们的钱包减了负。 有朋友在美国超市看了,同款中国产的智能灯具,预计下个月能便宜 15%,这种实实在在的好处,老百姓最能感受到。 供应链的压力也松了口气。 之前总有人说企业要把工厂搬到东南亚,现在关税稳了,企业不用折腾着搬家了。 中国贸促会的专家说得实在,关税暂停就是给企业吃了颗定心丸,减少了那些乱七八糟的不确定性。 就像东莞那家家具厂,本来都在考察越南厂房,现在直接把预算转去买新设备扩产能,这种选择才符合生意人的常理。 有意思的是,这政策里藏着挺巧的 “缓冲设计”—— 保留 10% 的基础关税。 这就像给经贸关系装了个安全阀,既让双方享受到好处,又留了调整的空间,不会一下子把路走死。 这种张弛有度的安排,比一味硬刚或者一味妥协高明多了。 对比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再看有些杂音就挺讽刺。 有人闭着眼说这是 “损害利益”,可工厂里新增的就业岗位是真的,企业账户里多的利润是真的,超市里可能降价的商品也是真的。 这些人大概没见过老板们接到订单时的笑容,没听过工人们讨论涨工资的兴奋劲儿。 换作是你开厂,订单因为关税跑了,现在政策帮你把订单拉回来,你会觉得这是坏事吗? 其实这事儿本质是 “生意归生意”,大家都想少花钱多办事。 中国企业想稳订单,美国农户想卖农产品,普通家庭想买到便宜货,这些需求都很实在。 政策顺着这些需求走,既帮自家企业活下去、赚更多,又让对方尝到甜头,这才是大国该有的务实和格局。 那些总盯着短期利益骂人的,根本没看懂长远的算盘。 经贸关系就像两根拧在一起的绳子,越互动越紧密,越紧密越不容易出问题。 现在中美每年贸易额好几千亿美元,牵扯着无数人的生计,能通过关税调整让这根绳子更结实,比什么都重要。 美国的大豆能顺利卖到中国,中国的家具能轻松走进美国家庭,这种互通有无的场景本就该是常态。 政策的调整不是软弱,是懂得用最聪明的方式解决问题。 毕竟不管国际关系多复杂,老百姓要吃饭、企业要赚钱的需求永远不会变,顺着这个方向走,路只会越走越宽。 这 200 多亿美元的成本节省,不是谁给谁的恩赐,是双方顺应市场规律的选择。 企业忙着扩产能,农户笑着卖产品,消费者等着买便宜货,这些生动的场景,比任何空洞的口号都有说服力。 未来一年里,要是能看到更多这样的双赢,才是真的造福两国人民,也能给世界经济添把力。 信息来源: 中国青年网——2025-11-06中美开始落实吉隆坡经贸磋商共识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洞察观史

洞察观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