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元说:“有人说中国盟友少,如果和美国打起来,会有至少三十多个国家会帮助美国,

不吃药的五块 2025-11-06 17:17:11

蔡正元说:“有人说中国盟友少,如果和美国打起来,会有至少三十多个国家会帮助美国,而帮助中国的连三个都没有!” 台湾资深政客蔡正元的这句话,看似轻描淡写,听清楚的人都明白分量不小。 毕竟他读过哈佛、哥大,熟悉金融、长期混迹政治圈的人,让很多人意识到,他并不是随口开玩笑。 这句话背后,其实是在讨论一个更现实的问题:一个国家的实力,是靠朋友的数量,还是靠自己能否扛得住? 拿美国来说,它的“朋友圈”确实很大,北约就有30多个国家,再加上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菲律宾这几个老搭档,算起来至少有三十多个合作对象。 表面上看风光得很,谁都想和它站在一起,但这些关系不是免费的,为了维持这种结构,美国得在世界各地设基地,部署十几万军人,每天都要花巨额经费,还要对各地的突发事件随时处理。 更尴尬的是,这些盟友不一定都听指挥,有事的时候,不是每个队友都会上场,基辛格生前就提过,真正愿意帮美国到最后的,也就那么三四个。 俄乌冲突发生后,美国不断出钱送武器,但德国迟迟不肯给坦克,法国也是支持得小心翼翼,大家都在算账,都怕自己吃亏。 制裁俄罗斯的后果也让欧洲受苦,能源价格飙升,工厂停产,生活成本上涨,街头抗议不断,美国要盟友站队,可代价却让别人承担,久了自然产生矛盾。 在经济上,这些国家和中国联系非常紧密,日本出口给中国的商品高达1700多亿美元,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一半卖给中国,韩国的电子产品离不开中国市场。 真到了选边站的时候,它们的态度必然犹豫,谁也不想赔本。 与美式作风不同,中国选择的是另一条路径——把自己打造得足够强,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中国就强调不结盟。 当年亲眼看到苏联被一群“兄弟”拖到经济崩溃,这个教训刻骨铭心,所以一句话:能靠自己就不指望别人。 中国最可靠的盟友不是其他国家,而是自己的陆军、海军、空军和火箭军,这“四大力量”,正是中国底气的来源。 火箭军拥有远程打击能力,在亚太范围内具有明显威慑作用,它的精确打击能力提升后,国家在外交场合说话自然更硬气,因为对手知道,任何冒险都要付出代价。 海军和空军的发展,说明中国的战略不再只盯着附近的海岸线,航母编队、驱逐舰群、隐形战机批量装备,都是为了保护海外贸易路线、海外利益,全面走向远洋。 中国的陆军更是出了名的,很早就获得了“陆军之王”的称号,规模庞大,训练体系完善,各类装备持续升级,面对广阔的陆地边境,能够快速反应、及时处理各类风险。 这种体系协同作战能力,是稳定安全环境的重要基础,虽然中国强调自身力量,但这并不意味着关起门来过日子。 中国建立“朋友圈”的方式更务实,不靠军事条约,而是通过项目、投资和长期合作,例如“一带一路”,通过修铁路、修港口,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基础设施,在合作中形成利益共同体。 这种关系不靠嘴说,靠落地项目支撑,更稳定也更直接,比如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投资巨大,巴基斯坦因此得到了就业、能源和港口发展,就算没有军事条约,它同样把中国当成最信任的伙伴。 中俄虽然不是官方盟友,但通过能源、军事合作、联合巡航,利益联系紧密。 蔡正元的那句话,其实给世界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方式,美国体系靠扩散式的伙伴关系,看上去势力范围大,但内部矛盾多,维护成本高。 中国模式靠的是自身能力强,然后用稳妥的合作方式向外延伸,风险更低,稳定性更高。 所以,未来的竞争不是比谁的朋友多,而是比谁的体系更有弹性、能抗风险、效率更高,一个靠不断消耗维护,一个靠自身增长往外辐射,哪个更稳,时间会证明。 信源:中华网 《罕见转变!蔡正元:美智库投书指出冰冷冷事实,呼吁特朗普明确反 “独”!》

0 阅读:87

猜你喜欢

不吃药的五块

不吃药的五块

旧曲重听记忆闪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