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帆说:“人真正需要的其实不是婚姻,也不是性,甚至都不是伴侣,而是正向的亲密关系。” 人真正需要的,不是那一纸证书,不是生理需求,甚至不一定是身边有人陪着,而是一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情感联结。 这话真的戳透了多少人的隐痛!翁帆可不是随口感慨,她和杨振宁走过二十多年相伴时光,没靠婚姻捆绑,没靠物质维系,恰恰是这种正向亲密关系撑起来的,你看他们公开露面时的眼神交流,那种互相懂得、彼此滋养的状态,比多少年轻人的“搭伙过日子”都鲜活! 咱身边多少人把婚姻当成人生KPI?到了年纪就相亲、订婚、领证,看似完成了“人生大事”,结果呢?睡前各玩各的手机,醒来没一句问候,遇事要么冷战要么争吵,明明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却比陌生人还疏远。这种婚姻有啥用?连最基本的情绪价值都提供不了,反而成了彼此的精神内耗,还不如一个人过得舒坦! 可不是嘛!正向亲密关系压根和“有没有伴侣”没关系。有的人孤身一人,却有三五知己,遇事能倾诉,得意时有人真心喝彩,这就是正向联结;有的人结婚十年,却连句心里话都不敢说,怕被嘲讽、怕被否定,这种关系反而会拖垮你的心态。心理学里有个“情感支持系统”的说法,正向亲密关系就是最靠谱的支持系统,它能给你安全感,让你敢暴露脆弱,还能推着你变成更完整的人。 民政部数据显示,近年离婚原因里“感情不和”占比超70%,这里的“不和”,本质就是没建立起正向亲密关系。很多人误以为“在一起”就是亲密,却忘了亲密的核心是“正向”——是你累的时候有人搭把手,而不是冷嘲热讽;是你想追梦的时候有人撑腰,而不是泼冷水;是你犯错的时候有人包容,而不是揪着不放。这种双向奔赴的滋养,才是情感联结的本质啊! 你有没有过那种看似有人陪,却比一个人还孤独的时刻?比如聚餐时大家都在刷手机,没人听你说话;比如难过时想找个人倾诉,对方却只想着敷衍。这种“无效陪伴”比独处更伤人,因为它让你明明身处人群,却依然觉得孤立无援。而正向亲密关系不一样,哪怕两个人不说话,坐在一起也觉得踏实,这种精神上的同频,是任何形式都替代不了的。 有人说翁帆的观点太理想化,普通人哪有那么多“灵魂契合”?其实不然!正向亲密关系不是天生就有,是靠经营出来的。少点算计,多点真诚;少点指责,多点肯定;少点自我,多点包容。就像养花一样,你得浇水、晒太阳,它才能开花,感情也是这个道理,单向付出撑不起长久的联结,双向滋养才能走得远。 现在很多人恐惧婚姻,不是不想爱,是怕遇到消耗自己的关系。与其纠结“要不要结婚”,不如先想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情感联结”。婚姻只是形式,正向亲密关系才是内核,没有这个内核,再华丽的形式都是空壳。翁帆的话之所以让人共鸣,就是因为她点破了本质——人这一辈子,追来追去,不过是想找个能让自己安心做自己、还能一起变好的人啊! 你觉得正向亲密关系和搭伙过日子的核心区别在哪?你身边有没有那种“不结婚却过得很幸福”的例子? 真正的情感满足,从来不是“有人在身边”,而是“有人在心上”。那种被理解、被尊重、被支持的感觉,能给人对抗生活的勇气,这才是我们最该追求的。那些把婚姻当枷锁、把陪伴当负担的人,终究不懂亲密关系的真谛。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