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演员集体降薪40%,饭碗快端不住了。 曾经的“天价片酬”现在成了烫手山芋。 三年前,于和伟拒掉1200万的霸总剧本,转头去拍《觉醒年代》,结果豆瓣9.3分,单集片酬反而涨到80万,还顺手拿下沃尔沃代言。 同一时间段,甜宠剧被平台砍掉六成,现实题材从50%涨到65%。 观众用脚投票,套路吻戏没人埋单,大家想看成色扎实的剧本。 2024更狠。 总局报告直接点名:流量明星片酬再砍三成,有人直接没戏拍。 杨洋、热巴这些昔日流量也开始钻进正剧剧组,拿“底薪+分红”,跟打工族一样看绩效。 平台财报写得直白:低ROI的甜宠、古偶直接砍掉,投资转给短剧和精品长剧。 爱奇艺老大在电视节放话:观众口味升级,再砸钱请面瘫明星就是。 于和伟们则闷声发财。 《城中之城》豆瓣8.1分,新代言是万国表,身价一路爬。 实力派不拼热搜,拼角色厚度,结果商业回报更稳、更持久。 一句话总结: 会演的涨价,会瞪眼的降价。 行业翻脸比翻书快,想长红,先把自己炼成干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