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克文一句话,直接把高市早苗推上舆论火山口!一句“她不像日本首相,倒像夜总会妈妈

诺原论楚翊许 2025-11-05 23:15:01

卢克文一句话,直接把高市早苗推上舆论火山口!一句“她不像日本首相,倒像夜总会妈妈桑”,不仅让日本“大值子”集体破防跳脚,疯狂留言谩骂讽刺,连中国网友都忍不住“拔刀相助”——不是帮她,是帮“妈妈桑”鸣不平! 特朗普访日期间登上驻日美军横须贺基地的“乔治·华盛顿”号航母演讲,高市早苗全程像个贴身助理般紧跟其后,当特朗普当着数千美军士兵的面夸她是“胜者”“日本首位女首相”时,她当场激动得跳了起来,那股子雀跃劲儿,比中了大奖还兴奋。 而且让人跌破眼镜的是,下台阶时她主动挽住特朗普的胳膊,这一幕被白宫拍下后,连美国CNN都调侃两人有“化学反应”,但在日本网民眼里,这根本不是什么外交默契,而是赤裸裸的“谄媚”,有网友直言“看到这一幕让我感到非常羞耻,怎么能献媚到这种地步”。 为了把讨好进行到底,她还当众宣布要提名特朗普角逐诺贝尔和平奖,要知道特朗普自己都曾抱怨“配得上却拿不到诺奖”,高市早苗这波投其所好的操作,连日本媒体都看不过去,直言她是在给特朗普“抬轿子”,做得太过分了。 但所谓的“妈妈桑”好歹有自己的分寸和体面,高市早苗却连基本的身份边界都抛到了脑后。大家印象里的妈妈桑招待客人再热情,也不会丢了自己的立场,可作为日本首相的她,却把国家尊严当成了讨好外人的筹码。 而且讽刺的是这种对外的低姿态,和她对内、对历史问题的强硬态度形成了极具反差的对比,这才是让舆论炸锅的关键。 在历史问题上,高市早苗的强硬从来不加掩饰。 早在2007年8月15日,她就作为安倍内阁成员第一个参拜靖国神社,成为内阁中首个“拜鬼”的阁僚,后来更是公开表示“今后我将作为一名日本人从容自然地参拜靖国神社”,丝毫不顾及曾被日本侵略过的国家的感受。 对于“慰安妇”这一铁证如山的历史问题,她更是试图翻案,在二战结束70周年前夕,主动向当时的官房长官菅义伟提出要求,希望发表新的官房长官谈话取代1993年承认日军强征慰安妇的河野谈话,只不过被菅义伟以“并未考虑新谈话”拒绝了。 这种对历史的回避与篡改,和她对特朗普的卑微形成了刺眼的对比,仿佛在说对外可以无底线妥协,对内却要坚持强硬的保守立场。 她的“对内强硬”还体现在执政风格上。就任首相后发表的首次施政演讲中,她就抛出了一系列“鹰派”方针,在安全、外交等领域展现出强烈的保守色彩,被《朝日新闻》批评“意在大幅改变战后日本发展方向,这种动向令人强烈忧虑”。 并且有意思的是她上台后任命的26名副大臣和28名政务官中,有7人涉及“黑金”丑闻,其中不乏原“安倍派”的骨干成员,对于启用丑闻缠身的萩生田光一出任要职,70.2%的日本受访者都认为“不合适”。 但这丝毫没影响她的人事安排,这种对内部舆论的漠视,和对特朗普的小心翼翼简直判若两人。 其实从她的经历就能看出,这种“对外依附、对内强硬”的风格早有端倪。她早年曾在美国参议员事务所见习,后来成为安倍晋三的得意门生,而安倍正是特朗普生前的好友兼高尔夫球友,或许在她看来,紧跟美国步伐、讨好特朗普就是最稳妥的外交策略。 但她忘了,首相的核心职责是维护国家尊严与民众利益,而不是当某个外国领导人的“狂热支持者”。特朗普夸她一句,她就能原地转圈打招呼; 为了迎合特朗普,就能无视历史争议和国内反对声浪,这种操作与其说是外交智慧,不如说是丢了立场的投机。 中国网友帮“妈妈桑”鸣不平,本质上是对这种双重标准的政客嘴脸的嘲讽。妈妈桑招待客人靠的是体面和分寸,高市早苗讨好特朗普靠的是放下身段的奉承; 妈妈桑有自己的职业底线,高市早苗却连历史尊严和民众意愿都能抛在脑后。 卢克文的比喻之所以传神,就是因为它精准点出了这种“既想当首相又要做依附者”的矛盾——要是真有妈妈桑知道自己被拿来和这样一位“对外谄媚、对内强硬”的首相对比,恐怕都得觉得掉价。 并且她这套操作连日本本土舆论都不买账。虽然刚上台时靠着“新首相效应”和“首位女首相”的新鲜感,内阁支持率一度高达71%,但短短几天内,因人事丑闻和过度讨好特朗普,民众的失望情绪已经开始显现。 日本政坛历来有支持率“高开低走”的传统,那些初期支持率超70%的政权不少撑不过一年,而高市早苗要是继续把精力放在讨好外人而非解决国内问题上,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不只是被比作“妈妈桑”那么简单了。 毕竟民众选的是能维护国家体面的首相,不是会给外国领导人“抬轿子”的跟班,这一点,就算是真正的妈妈桑恐怕都比她拎得清。 参考信息来源如下图:

0 阅读:57
诺原论楚翊许

诺原论楚翊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