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起,中国正式升级对荷兰的稀土出口管控,新规作出明确界定:一是含中国来源

雨中山果落 2025-11-05 19:23:10

12月1日起,中国正式升级对荷兰的稀土出口管控,新规作出明确界定:一是含中国来源稀土成分≥0.1%的光刻机类货物,无论产地与中转路径,均需向中方申请出口许可,并详细报备用途、用量及终端客户信息;二是针对14纳米逻辑芯片、14纳米或256层以上存储芯片的生产设备、测试设备及相关材料,出口实行逐案审批制度。 中国在稀土领域占着大头,全世界稀土产量有八成多来自中国,尤其是提纯技术领先。 荷兰的ASML公司作为光刻机老大,每年都从中国买稀土材料,现在突然加了道门槛,得先申请许可,报清楚用在哪、多少量、卖给谁,这下他们的供应链得好好掂量。 以前有些企业爱钻空子,把中国稀土运到第三国加工,组装完再标成本地货出口,新规直接把这路堵死,不管路径多绕,都得追溯成分来源。 0.1%的标准听着低,但稀土就像工业里的维生素,微量就能决定设备性能,尤其是高端光刻机的晶圆定位系统,离不开钕铁硼这种稀土磁体。 第二条规定是针对14纳米逻辑芯片和256层以上存储芯片的生产测试设备及材料,出口得逐案审批。这意味着荷兰企业对华每笔订单都得单独过堂,不再是批量走绿色通道。 因为这些设备直戳芯片制造的核心,14纳米工艺已经是先进水平,存储芯片256层更是高端货,涉及国家安全和技术流动。 中国这么做是在维护自身权益,毕竟美国早就在芯片上卡中国脖子,现在中国用稀土回击,也算对等回应。 荷兰之前冻结了中企安世半导体的资产,借国家安全名义干预商业,这事闹得合作基础都晃荡了,中国升级管控也是必然选择。 从实际影响看,ASML这样的企业首当其冲。他们每年采购大量中国稀土,新规一出,供应链成本肯定水涨船高,交货周期也得拉长。 本来订单下好,材料一到就能组装,现在得多一道审批手续。客户等着设备上马生产,延误了生产线闲置,损失不小。 欧盟整体上对稀土依赖中国严重,本土开发受环保政策和人力成本拖累,短期内想自给自足基本是白日梦。澳大利亚和越南有稀土矿,但提纯水平跟不上,质量和产量都比不了中国。 所以,这新规不光是管出口,还在引导全球产业链往规范方向走,避免资源被乱用在敏感领域。 这新规跟全球博弈紧密挂钩。中美芯片战打了好几年,美国拉着荷兰日本一起限售高端光刻机,中国反手管稀土,逻辑上对称。 ASML老板最近表态,说得准备出货延迟,库存备货得加码,这说明打击精准,击中要害。荷兰政府面对企业压力,也得权衡,合作信任一旦破裂,修复起来难。 未来稀土管控可能扩展到更多领域,像镓锗那样,2023年就实施过出口管制,全球价格立马波动。这次针对荷兰,本质上是矫正扭曲的经贸秩序,让大家在公平框架下玩。 这新规标志着中国在全球舞台的角色转变,从被动到主动。稀土管控起点高,未来扩展潜力大。各国得适应新格局,共同构建可持续产业链。

0 阅读:84

猜你喜欢

雨中山果落

雨中山果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