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金日成颈部右侧长了一个大肿瘤。因为该肿瘤位置特殊,手术危险性极大,

陈砚之 2025-11-04 18:55:13

1970年代。金日成颈部右侧长了一个大肿瘤。因为该肿瘤位置特殊,手术危险性极大,只好保守治疗。 金日成1912年4月15日出生于平壤附近村庄,早年随家人移居中国东北。他从小接触反日思想,1920年代加入共产主义青年组织,从事地下活动。1929年因参与革命被捕,获释后继续组织抗日力量。1930年代初,他组建游击队,在满洲东部对抗日本军队。1935年,他采用金日成化名,指挥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师,进行多次袭击行动。1937年6月4日,他率部攻打普天堡,摧毁警察局和政府设施。1940年,他带领残余部队进入苏联,接受军事训练,加入苏联红军第八十八独立步兵旅。 1945年二战结束,他返回朝鲜半岛北部,担任朝鲜共产党北方分局负责人。1946年2月,他当选北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委员长,推动土地改革和工业国有化。1948年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他出任内阁首相,领导国家重建工作。他担任朝鲜劳动党委员长,从1949年起指导该党,推动经济恢复计划。1950年6月25日,他指挥朝鲜人民军南下,引发朝鲜战争。战争结束后,他实施五年计划,强调重工业发展。1955年,他提出主体思想作为国家指导原则,促进自力更生政策。 1972年12月27日,新宪法颁布,他当选共和国主席,继续主持外交事务。他与苏联和中国签订互助条约,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1980年10月,他在第六次党代表大会上指定金正日进入领导层,确保权力平稳过渡。他主持多项经济建设项目,直至1994年。他一生致力于朝鲜统一事业,多次提出相关倡议,推动外交活动,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关系,促进朝鲜国际地位提升。他著述多部著作,阐述革命理论与国家建设经验。 1970年代后期,金日成颈部右侧后方形成钙沉积瘤,体积增大到棒球大小。医疗团队评估发现,瘤体紧邻脊髓和大脑关键区域,切除手术可能损伤神经,导致严重并发症。医生选择保守治疗,通过定期监测和药物控制维持稳定。这个瘤虽未立即威胁生命,但需持续关注,避免潜在恶化。金日成身体基础良好,继续从事领导工作,保持高强度日程,每天处理多项国家事务。尽管瘤体存在,他坚持工作十余小时,参与政策制定和会议讨论。 为应对瘤体对外观影响,官方摄影师调整拍摄策略,避免右侧角度,转而选用正面或左侧视角,确保公开照片不显示瘤体。这个调整成为标准做法,持续多年,直至1990年代初。瘤体保守治疗包括营养支持和休息调节,金日成遵守医嘱,同时履行职责。医疗团队定期检查瘤体变化,确认无明显扩大迹象。这个瘤虽带来不便,但金日成未中断领导活动,继续指导经济计划和外交事务。 摄影角度选择反映出形象管理重视,官方媒体严格执行规定。瘤体位置特殊性决定了治疗路径,保守方法帮助维持健康平衡。金日成在瘤体存在期间,主持多项会议,推动国家发展项目。这个瘤成为健康管理重点,医生强调避免过度劳累,但工作需求使休息时间有限。保守治疗效果稳定,瘤体未进一步干扰日常职能。官方照片几乎都不从右侧取景,选择其他角度拍摄。这也让很多人忽视了瘤体存在,如今朝鲜人民依然怀念金日成。 金日成继续领导国家,直至1994年7月8日因心脏病发作逝世,享年82岁。逝世前一天,他批阅一份关于朝鲜韩国统一会谈文件,签名完整,日期清晰,显示无任何征兆。朝鲜人民得知消息后表达深切哀悼,外界也感到震惊。为纪念金日成,在开城板门店设立特殊纪念碑,呈横放长方形,下方刻1994.7.8,标记逝世日期。朝鲜政权平稳过渡,他被尊为永恒领导人,人民持续怀念其贡献。 逝世消息延迟34小时公布,全国进入哀悼期。7月19日,平壤举行国葬仪式,数百万人聚集街头表达悲痛。他的遗体经防腐处理,安放于锦绣山太阳宫。统一问题文件成为其最后签署的文件。外界反应强烈,许多国家表达哀悼。金日成逝世对于朝鲜政权是一个损失,有人认为其离世没有预兆,让人们极为悲痛。

0 阅读:63

猜你喜欢

陈砚之

陈砚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