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特朗普突然宣布了。 2025年11月3日,据媒体报道,他在“空军

祥海赏微笑光束 2025-11-04 17:29:26

快讯!快讯!。 特朗普突然宣布了。 2025年11月3日,据媒体报道,他在“空军一号”上接受采访时表示,没认真考虑给乌克兰“战斧”巡航导弹,理由是不适合当下局势,没必要。 这话落地先看适配问题。“战斧”射程约1600公里,长期依赖舰艇、潜艇的垂直发射系统。乌克兰手里缺少可直接匹配的平台,即便临时配套地面发射装置,也牵涉供应链、训练、指挥流程。对照乌军已在用的“风暴之影/SCALP-EG”和美制ATACMS,现有平台能带得起、部队会用得上,见效更快。指向性很明确:先解决能用的问题。 再看供给口径。美方此前多次强调,在不压库存、不增加额外负担的前提下评估外供。“战斧”还在持续升级,海上任务占用不少资源。英国、法国持续提供空射巡航弹,规模有限但衔接顺畅。把两边放一起就能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谨慎供给”的表态。 时间线往前推,美日澳在2023—2024年相继确认引进“战斧”,日本规划在2026年前后接装,都是按计划排队。乌克兰如果想插入同一流程,周期与顺位天然受限。这不是情绪问题,是排产与交付节奏的问题。 还有一个技术节点。2019年美方试射了地面发射型“战斧”,这条路子仍在完善中。乌克兰若走地面发射路径,硬件、软件与战场通信都要重新打通,短期难形成规模效果。与其追求一型新弹,不如稳住既有打击工具的供给频率。 国内这边的经验能提供一个直观参照。055型驱逐舰自2019年入列,112单元通用垂发,海上远端精确打击能力持续演练;空军H-6K常态化远海训练,挂载远程精确弹药,海空协同逐步完善。很清楚:平台、弹药、指挥一体打包,效果才稳定。 回到分歧本身。泽连斯基希望拿到更远的打击手段,德国总理朔尔茨强调援助不该和资源绑定。口径不同,路线就不同。现在美国给出的信号,更接近“压需求、重配套”。 舆论也提到选举因素。有分析认为,这种表态有拉票考量。但无论动机如何,落实到实际,就是抬高门槛、收紧节奏。 从战场表现低空巡航弹面对密集防空,需要电子对抗、信息支援和足够数量的伴随弹,单打独斗效果有限。乌军目前更多依赖多源手段叠加,这与“立刻能用”的思路一致。 再把目光拉回供应方式。美国面对长期伙伴多走合同路线,节奏清晰;乌克兰多靠临时渠道,种类与数量波动更大。方式不同,结果自然不同。 我们能得到的并不复杂:适配优先,效费权衡,其次才谈“符号感”。把有限资源放到能迅速转化战场效果的地方,才是务实选择。 收住:不合身的武器不上场,不划算的投入不推进。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祥海赏微笑光束

祥海赏微笑光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