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现在最棘手的问题 不是印度在边境修了几条路、移了多少民,而是它硬生生把一场领土争端,搞成了一场“人口置换”的烂账。 啥叫“人口置换”?说白了就是把原本住在这儿的人换成自己人,让土地的“主人”从根上变了味。藏南自古就是咱们的地,住的都是门巴族、珞巴族这些同胞,跟西藏的文化、习俗都连着根。可印度自从1962年之后占了这儿的6.8万平方公里土地,就没安生过,一门心思要把这儿变成“印度的地盘”。 修路、移民还算表面功夫,修的路能拆,移的人要是没扎下根也能走。但印度玩的是更阴的招:几十年里拼命往藏南塞自己人,给他们分土地、盖房子,甚至发补贴,就盼着这些移民在这儿生儿育女、扎下根来。 现在那儿的印度移民已经有一百多万了,比原来的本地同胞多了好几倍。更狠的是,他们还在这儿搞自己的学校,教印地语,讲印度的历史,从小就给这些移民和本地孩子灌输“这是印度土地”的想法,慢慢磨掉原来的文化根儿。 这就把简单的领土问题搅浑了。本来藏南的主权归属清清楚楚,历史上唐朝就归吐蕃管,元明清都有官府管着,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就是英国当年偷偷画的,咱们从来没认过。可现在不一样了,一百多万人在这儿住了几十年,有的甚至生了好几代,成了实实在在的“常住人口”。这时候再谈领土回归,就不是“收地”那么简单了,得先面对这一百多号人的去处问题。 你说把他们全送回印度吧?人家在这儿住了一辈子,房子、田地、亲人都在这儿,强行遣返肯定不愿意,搞不好还会闹出事来。而且国际上那些爱挑事的国家肯定会起哄,说咱们“不讲人道主义”,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人。 可要是让他们留下来,问题更麻烦。这些人从小受印度教育,对中国没什么归属感,甚至可能觉得自己是印度人。要是一下子涌进来这么多对咱们没感情的人,怎么管?怎么让他们融入咱们的社会? 印度就是算准了这一点,才故意搞“人口置换”。他们想把“既成事实”摆在这儿,以后跟咱们谈的时候,就拿“这儿住的都是印度人”当筹码,逼着咱们承认他们的非法占领。就像有人偷偷占了你的房子,还把自己家亲戚全搬进来住满了,等你要收房子的时候,他反而说“这么多人住着,你总不能赶他们走吧”,这简直是耍无赖,可你还真不好一下子解决。 更头疼的是文化上的改变。原来藏南的同胞跟西藏同根同俗,达旺还是六世达赖喇嘛的出生地,有不少藏传佛教的寺庙。可印度这些年一直在推自己的文化,修印度教的寺庙,过印度的节日,慢慢把原来的文化氛围冲淡了。就算以后土地收回来了,要把被改变的文化找回来,让新一代人重新认同自己的根,比盖房子、修公路难多了,这得花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功夫。 有人说可以让移民自愿选择去留,愿意留下的就好好安置,不愿意的就送回印度。可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怎么判断谁是自愿的?印度会不会在背后挑唆?留下的人怎么安排工作、上学?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难题。而且印度还在不停往藏南移民,想把人数搞得更多,这烂账就越来越难算。 所以说,印度修的路、移的民,都只是表面文章,真正狠的是这“人口置换”的招数。它把一场本来能靠历史、法理说清楚的领土争端,变成了牵扯到上百万人的民生、文化、国际舆论的大烂账。这账难就难在,既不能不顾主权,又不能不顾人情;既得收拾印度留下的烂摊子,又得抚平文化上的伤口,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

走过
告诉他们,打回印度河,人均刹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