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半导体这家公司,说白了就是功率器件大佬。 安世这公司可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前

承影简史 2025-11-04 16:09:20

安世半导体这家公司,说白了就是功率器件大佬。 安世这公司可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前身是荷兰飞利浦的半导体部门,有六七十年的技术积累,在车用晶体管、二极管这些领域早就站稳了脚跟。 虽说全球功率半导体整体市场份额它排第三,但在车规级的细分领域特别能打,比如逆变器芯片全球份额直接干到四成,小信号二极管更是常年全球第一,欧洲市面上的车,不管是大众、宝马还是奔驰,车里关键的芯片零件十有八九都是它的,说每辆都有真不算夸张。 2020年闻泰科技拿下安世这事儿也是板上钉钉的,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收购,前后花了三百多亿,最后持有快99%的股份,基本就是全资掌控了。 收购之后最关键的变化就是产能往中国挪,现在东莞、惠州的工厂握着全球八成的封装测试产能,简单说就是欧洲工厂也就做点前期的晶圆加工,真正能装车用的成品,全得靠咱中国工厂来完成最后的加工测试。 你说的中国产能占七成多都保守了,现在核心的成品产能基本都在咱这儿。 可能有人觉得不就是个工厂嘛,有啥了不起?那你是没见过今年荷兰搞的那出闹剧。 九月份荷兰政府打着“国家安全”的旗号,冻结安世欧洲总部的资产,还想把中方的负责人撤了,以为这样就能卡住供应链。 结果欧洲车企立马就慌了神,大众生产线几天就停了,一天损失好几千万欧元,奔驰、宝马也跟着遭殃,库存芯片撑不了几周,找替代品至少要半年,根本等不起。 为啥会这样?因为它们的一级供应商全指着安世中国的产能,车规级芯片这东西特别挑,认证一次要两年多,一旦用惯了安世的产品,想换其他的根本不现实,生产线都得跟着改,停产的损失谁也扛不住。 荷兰政府想得太简单,以为拿了总部就能当老大,殊不知核心的生产技术、数据早就扎根在中国工厂了,咱12小时就突破封锁恢复生产,一点没受影响。 最后那帮欧洲车企实在扛不住了,只能放下身段求到中国来,大众、奔驰的高管连夜飞东莞,以前都是咱求着人家,现在反过来了,咱提啥条件他们都得答应。 要重新签合同,必须盖安世中国的章,荷兰总部的旧合同作废;交易只能用人民币结算,还得走咱自己的跨境支付系统;国内客户优先供货,欧洲的订单得排队四五十天,就算这样他们也得乖乖交预付款,奔驰直接掏30%预付款抢货,就怕排不上队。 这事儿最能说明问题,以前总有人说中国芯片不行,全靠进口,现在看看,欧洲汽车巨头的命门都攥在咱中国工厂手里。 安世中国的产能可不是吹出来的,车规级芯片每月能产80万片,支撑着全球15%的车规级功率器件需求,东莞工厂更是承载了大部分的成品加工测试产能。 闻泰收购后这几年,安世中国区的营收从12%飙到快五成,国内新能源汽车、5G通信的爆发式增长,让咱这边既有钱又有市场,欧洲那点份额根本不够看。 荷兰到最后彻底骑虎难下,对内被欧洲车企联合起诉索赔14亿欧元,对外想找中国沟通又没人搭理,所谓的“制裁”纯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哪儿是限制中国,分明是坑了自己人。 美媒都看得明白,咱提的条件根本不是刁难,就是确认“产能主权”,谁掌握实际产能谁就有话语权,荷兰握着张法律文书有啥用? 现在再看,安世就是咱中国半导体的一张王牌,以前全球做生意都用美元欧元,现在咱让欧洲车企用人民币,他们就得乖乖换,法兰克福外汇市场人民币交易量三天涨了40%,这就是实力带来的话语权。 那些以前高高在上的德国车企老总,现在得陪着笑脸求合作,生怕咱断供,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所以说,你说的每一点都没毛病,安世是真大佬,欧洲车企是真依赖,中国产能是真核心,闻泰收购是真关键。 这不是什么宣传口号,是荷兰制裁事件实打实验证过的,欧洲车企用真金白银和订单投票,咱中国工厂用产能说话,这就是最硬的道理。现在谁还敢说中国造不出关键芯片?安世这例子摆这儿,不服都不行!

0 阅读:13
承影简史

承影简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