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出名了!   不止中国,连全世界都知道了!   11月1日,中国科学院对外证

史之春 2025-11-04 15:58:32

这下出名了!   不止中国,连全世界都知道了!   11月1日,中国科学院对外证实,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牵头打造的2兆瓦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近期成功完成钍铀核燃料的首次转换。这可不是普通的技术升级,而是中国对全球能源格局的降维打击!   可能有人要问了,不就是个核反应堆吗?咋就能惊动全世界,还说是什么 “降维打击”?您可别小看这技术,它直接戳中了全球能源格局的老病根,以前那些卡脖子、担风险的难题,说不定都要被这玩意儿给解决了。   这技术用的燃料是钍,一种银色的金属,以前开采稀土的时候,这东西就是顺带出来的“废料”,扔了都可惜。可谁能想到,中国的钍储量占了全球的74%,光内蒙古一个矿区的钍就够咱们用几千年。   以前发电要么靠烧煤,要么靠铀矿,可咱们铀矿少,每年得进口70%,相当于能源脖子被人攥着。现在好了,稀土矿里顺手就能提炼出钍,成本才是铀的三分之一,等于自家后院藏着用不完的“能源金矿”,再也不用看别人脸色了。   光有资源还不够,安全才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您还记得日本福岛核事故吧?传统核电站像个高压锅炉,一旦冷却系统出问题,堆芯就会熔毁,放射性物质漏出来能污染几十年。可这钍基熔盐堆完全是另一个路数,它把核燃料混在高温熔盐里“燃烧”,全程不用高压容器,也不用大量水冷却。   更神的是它有个“安全阀门”——底部装了个“冻结塞”,要是温度太高要出问题,这塞子会自动化掉,带着燃料的熔盐就顺着管道流进地下的安全罐,核反应立马停了,就像家里的电闸自动跳闸一样,从根上杜绝了爆炸泄漏的风险。   以前大家怕核电,还有个原因是核废料难处理。传统铀反应堆的废料毒性得隔离十万年,这可是个能传几十代人的“包袱”。可钍基堆产生的废料量减少了99%还多,毒性衰减只要三百年,差不多就是十几代人的时间,而且还能把没用完的燃料再回炉利用,简直是“变废为宝”。 1吨钍发的电相当于350万吨煤,要是用它代替煤电,每年能少排几亿吨二氧化碳,比种十几亿亩森林的减碳效果还明显,这对咱们实现碳中和目标帮太大了。   更厉害的是,这技术把以前能源界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您看现在的太阳能、风能,一到晚上没太阳、没风就歇菜,没法当主力电源。钍基堆发电稳定,还能输出700℃的高温热能,既能给电网当“压舱石”,还能用来制造氢气,成本能降到每公斤1美元以下,比现在的绿氢便宜三成。以后开车用的氢燃料、工厂用的热能,说不定都能靠它解决,形成一个全链条的零碳能源系统。   为啥说这是对全球能源格局的降维打击?您想想,以前全世界的能源话语权都攥在石油大国和铀矿出口国手里,油价一涨,各国经济都得抖三抖。现在中国手握最多的钍资源,又率先搞成了实用化技术,等于重新制定了能源游戏规则。美国其实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搞过熔盐堆,可后来因为军费削减放弃了,俄罗斯、法国这些国家也试过,都没搞成工程应用,现在咱们成了全球唯一能运行钍基熔盐堆的国家,这技术壁垒一下子就立起来了。   往后看,这技术可不是只能发电那么简单。甘肃武威的实验堆已经带动了一条产业链,从耐腐蚀材料到智能控制系统,能形成几百亿的产业集群。等2035年百兆瓦级的示范堆建起来,度电成本能降到两毛钱以下,比煤电还便宜,到时候不仅能供国内用,还能出口技术给需要清洁能源的国家。那些以前靠卖石油吃饭的国家,要是能源需求都被钍电抢走了,国际地位肯定要受影响。   这事儿说到底,是中国把自己的资源优势变成了技术优势,再用技术优势打破了旧的能源霸权。以前咱们进口能源要看别人脸色,以后别人想用清洁廉价的能源,可能得看咱们的技术。这种从“被动依赖”到“主动引领”的转变,可不是普通的技术升级,而是实实在在的格局重塑。难怪全世界都盯着这事,因为从现在起,全球能源的“方向盘”,已经悄悄交到了中国手里。

0 阅读:97
史之春

史之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