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曾在《布达佩斯备忘录》中作为“弃核”后乌克兰国家主权领土完整

平露看世界 2025-11-04 13:04:22

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 曾在《布达佩斯备忘录》中作为“弃核”后乌克兰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担保人之一的俄罗斯,还身为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对主权国家乌克兰发动侵略战争快四周年,因为朝鲜、伊朗等国参与,有可能导致战争外溢的今天,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做一些回顾,这是非常必要的。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距离现在整整107年了。从萨拉热窝事件到七月危机,欧洲列强之间矛盾持续激化,最终爆发了全面战争。而一战埋下的重重问题和矛盾,又间接引发了二战。

就“一战对中国意味着什么”这个话题,我简单分析如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段祺瑞力排众议,坚持加入协约国,这一决策背后有着深刻的战略考量。当时,日本已出兵山东取代德国权益,段祺瑞希望通过参战争取山东问题的话语权,并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避免被完全边缘化。

尽管面临反对意见,他仍坚持"以工代兵"的策略,由梁士诒提出,旨在通过劳工参战争取战后权益。自1916年起,约14万华工被派遣至西欧战线,其中七成来自山东。

这些华工主要从事繁重危险的后勤工作,包括运输军需物资、修筑工事、挖战壕、掩埋尸体等。在战场上,他们冒着炮火抢修铁路,在索姆河清理战场时,每平方米的土里甚至埋着两具华工的无名骨头。据统计,约2万人因战火、疾病或潜艇袭击牺牲,欧洲最大的华工墓园长眠着800多名遇难者。

华工的牺牲为中国赢得了战胜国身份。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据理力争,顾维钧等代表虽未能完全收回山东权益,但拒签和约的行动赢得了道义支持,将"中国问题"带到世界最高论坛。这一事件显著提升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为后续外交博弈奠定了基础。实践证明,段祺瑞的选边决策虽充满争议,却为中国争取了宝贵的国际舞台,展现了战略眼光的重要性。俄罗斯侵略乌克兰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0 阅读:16
平露看世界

平露看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