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皇汉的话题为啥越来越多,皇汉到底是啥?其实,有些人故意歪曲皇汉内涵,动不动就给贴皇汉标签,是一种极其愚蠢和无知的行为,相当于自绝于56个兄弟民族。 先说说皇汉话题变多的事儿,这可不是凭空冒出来的,随着这些年传统文化热的兴起,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自己民族的根,年轻人穿汉服逛庙会、拍古风视频,家长带孩子读《史记》《汉书》了解汉族历史,博物馆里大汉雄风主题展览总能吸引大批观众。 这种对民族文化的热情,本是件好事,可皇汉这个词也跟着走进了大众视野,一方面,是大家对自己民族的文化符号该如何定位产生了好奇,想弄明白皇汉和汉文化到底啥关系。 另一方面,也有部分人借着这个词制造话题,要么把它炒成流量密码,要么用它攻击异见者,一来二去,皇汉的讨论度自然就高了。 那皇汉到底是啥?可不是某些人嘴里搞特殊、排外的代名词,回溯历史,皇汉最早在东汉就出现了,班固在《西都赋》里写“皇汉之初经营也”,那会儿就是夸汉王朝强盛,是对自己民族政权的自豪。 后来慢慢延伸,成了汉民族对自身文化、族群的认同符号,认同的是汉字、汉服、汉礼里藏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兼容并包、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 近代孙中山先生等人提到皇汉,也不是要搞特殊化,而是想唤醒汉民族的责任感,带领其他兄弟民族一起建立统一的国家,说白了,皇汉的核心是文化认同,不是排斥其他民族,更不是搞大汉族主义。 可偏偏有人故意歪曲皇汉的内涵,动不动就给人贴标签,比如有人穿汉服参加活动,就被说“皇汉搞复古,想压制其他民族服饰”,有人提议在教材里多增加汉族历史文化内容,就被骂“皇汉要搞文化垄断”。 这些人根本不管事实,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服饰,汉服只是汉族的文化符号之一,增加汉族历史内容,也不影响其他民族文化的传承。 更可笑的是,有些境外势力还借着这种歪曲煽风点火,想挑拨民族关系,而某些人居然跟着瞎起哄,把皇汉当成攻击同胞的武器。 这种乱贴标签的行为,其实是极其愚蠢和无知的,它就像一把钝刀,慢慢割裂民族之间的信任,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其他55个民族是不可或缺的兄弟,56个民族早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乱贴皇汉标签,不仅会让关注汉文化的人寒心,还会让其他民族的同胞产生误解,觉得“汉族是不是真的想搞特殊”,长此以往,民族之间的隔阂会越来越深,这不是自绝于56个兄弟民族是什么? 要知道,我们推崇的是“各民族像一家人一样,同心共筑中国梦”,关注汉文化,不代表否定其他民族文化,认同皇汉的文化内涵,也不代表排斥兄弟民族,与其忙着给人贴皇汉标签,不如多花点时间了解真实的民族文化,多和不同民族的同胞交流。 毕竟,56个民族拧成一股绳,才能让中华文明更有力量,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盛,别再让皇汉标签成为民族之间的隔阂,这既不聪明,也不利于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团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