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国人之所料,中方刚答应采购1200万吨美国大豆,美国贸易代表就通告全球,

朦胧烟雨楼 2025-11-04 11:02:16

果然不出国人之所料,中方刚答应采购1200万吨美国大豆,美国贸易代表就通告全球,宣布要继续针对中国的301调查。   48 小时,从 “共识达成” 到 “调查续期”,中美经贸互动的反转速度让全球市场始料未及。刚为大豆订单欢呼的美国农民还没来得及核算收益,就被一则突如其来的通告浇了冷水。   10 月 30 日,中美元首在韩国釜山的会晤结束后,中美经贸领域传来积极信号。中国商务部确认双方就农产品贸易等多个议题达成共识,美国财政部长随后披露的细节更让美国农业界沸腾:中国承诺本作物季采购 1200 万吨美国大豆,未来三年每年采购量不低于 2500 万吨。   这份采购协议背后,是双方各自的现实考量。对美国而言,中国市场占据其大豆出口量的半壁江山,失去这个市场将让美国大豆产业陷入困境。中方的采购承诺,刚好能缓解美国豆农的仓储压力,也为市场提供了稳定预期。   对中国来说,这既是对美方关税让步的回应,也是保障国内市场供应的务实选择。尽管近年来已经开拓了巴西等替代来源,但美国大豆在供应链上仍有互补价值。   而且中方早有准备,通过市场和采购多元化构建了抗风险能力,国内大豆产量稳步增长,库存充足,即便恢复美豆进口,对其他供应渠道影响也极小。   双方原本达成的共识中,美方不仅取消了 10% 的 “芬太尼关税”,还暂停了 24% 的对等关税一年,中方也相应调整了反制措施,并暂停实施 10 月 9 日公布的出口管制措施。当时不少人以为,这会是中美经贸关系缓和的开始。   可这份喜悦没能维持多久,11 月 1 日,美国贸易代表突然通告全球,即便中美达成经贸共识,针对中国的 301 调查仍将继续推进。此次延续的调查,主要聚焦中国是否履行 2020 年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美方声称若查实 “不公平贸易行为”,仍有权加征关税。   这一表态和 48 小时前美方承诺暂停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 301 调查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反差。这种 “变脸” 操作,其实是美方国内政治与贸易策略的双重体现,既想通过大豆订单安抚农民群体,又要维持对华强硬的形象。   面对美方的突然转向,中国商务部在 11 月 2 日的记者会上迅速作出回应,指出美方的做法违反世贸组织规则,违背中美共识精神,敦促美方珍惜磋商成果,停止单边主义行为。   中方的回应并非空穴来风,在大豆采购问题上,中方始终保持着灵活性,采购承诺并非无条件执行。目前中方对美豆征收的 23% 关税尚未取消,一旦美方突破红线,中方可通过关税工具调整采购规模。   在更广阔的经贸领域,中方的反制工具箱也早已备好。数据显示,通过多年的市场多元化布局,中国对美农产品进口依赖度已大幅下降,即便美豆贸易生变,巴西、阿根廷等来源地也能及时补位。   这场 “大豆与调查” 的博弈,让全球看清了中美经贸互动中的复杂局面。经贸合作本应基于平等、尊重和互惠的精神,单边主义和出尔反尔的做法,不仅会损害双边利益,更会冲击全球供应链的稳定。   大家觉得美方这种 “一边拿订单,一边挥大棒” 的做法能达到目的吗?中方的应对策略是否周全?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来源:北晚在线美贸易代表称将继续调查中国履约情况,外交部回应

0 阅读:56
朦胧烟雨楼

朦胧烟雨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