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仅4.15万平方公里,比利时更只有3.05万平方公里,两国面积还不如中国一个

沃克笔下趣事 2025-11-03 19:39:47

荷兰仅4.15万平方公里,比利时更只有3.05万平方公里,两国面积还不如中国一个省,却都设了省级行政区——荷兰12省、比利时10省。 荷兰和比利时这两个低地国家,加起来面积还不到7.2万平方公里,比中国的重庆市还小一圈,却硬生生塞进了22个省,平均下来每个省管着不到3300平方公里的地盘,这事儿往细了说确实透着股“没必要”的劲儿,但掰开揉碎了看,全是历史留下的“老病根”和族群撕扯的“后遗症”,只不过这后遗症顺带拖慢了办事效率,还把行政成本堆得老高。 先说说荷兰的12个省,这可不是近代拍脑袋划出来的,根子得扎到几百年前的尼德兰革命时期,当年反抗西班牙统治的北方七省组成联省共和国,荷兰省是其中最富有的一个,掌控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和政治主导权,以至于“荷兰”成了整个国家的代称。 到1840年,为了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在原荷兰省,也为了平衡阿姆斯特丹和海牙这两个核心城市的地位,一个是名义首都,一个是实际政府所在地,干脆把荷兰省一劈两半,变成了北荷兰省和南荷兰省。 这一下倒是解决了集权隐患,却留下了新麻烦:两座城市直线距离才60公里,分属两省后,连个跨区域的公交系统规划都得两边坐下来谈,更别提环保标准、税收优惠这类容易起冲突的事务。 比如北荷兰省想搞新能源产业园,南荷兰省担心影响自家港口航运,光协调方案就耗了大半年,最后还是中央政府出面才拍板,这效率简直像是隔着两层纱窗打招呼,费劲得很。 更有意思的是荷兰的省级机构规模,别看地盘小,每个省的议会、省政府班子一个不少,光行政人员人均管辖面积就比德国小了近三分之一。 按2024年欧盟劳动力成本数据算,荷兰每小时劳动力成本高达45.2欧元,一个省的行政团队一年光工资开支就得几千万欧元,12个省加起来就是笔不小的数目。 有民间机构算过账,如果把省级机构撤了,直接由中央对接市级,每年至少能省出20亿欧元的行政开支,这些钱拿来修铁路、搞福利显然更实在。 可没人敢轻易动这个念头,毕竟这些省的边界早和当地人的身份认同绑在了一起,弗里斯兰省至今还保留着自己的语言和传统议会,真要撤省,恐怕比动人家祖坟还难。 再看比利时的10个省,这更是族群博弈下的“妥协产物”,这个从荷兰分裂出来的国家,天生就带着语言撕裂的基因:北部弗拉芒大区说荷兰语,南部瓦隆大区说法语,东部还有小块德语区,布鲁塞尔更是荷法双语并存。 省级行政区的划分几乎是贴着族群边界走的,弗拉芒大区包含弗拉芒布拉班特省等5个省,瓦隆大区则管着瓦隆布拉班特省等4个省,每个省都成了维护本族群利益的“前哨站”。 可问题在于,比利时的大区早就拥有了高度自治权,大到外贸、能源、农业,小到住房、医疗、体育,几乎啥都能管,语区政府还攥着教育和文化大权,夹在中间的省就成了“二传手”,市级上报的事务得先过省这一关,省再转给大区,一圈流程走下来,简单的营业执照办理都得等上一个月。 布鲁塞尔的治安问题更是把这种层级冗余的弊端暴露得明明白白,作为首都大区,它由19个都市区组成,警务管辖权被拆分成好几块,省级机构想协调跨区抓捕,得先跟每个都市区的警察局沟通,还得上报给瓦隆或弗拉芒大区的警务部门,等手续齐全了,嫌疑人早没影了。 2025年初,40个社区委员会联名写信呼吁简化警务协作,核心就是吐槽省级机构“添乱”,说它们既没执法权又爱揽事,纯粹是治理链条上的“多余环节”。 更离谱的是行政成本,比利时每小时劳动力成本高达48.2欧元,仅次于卢森堡和丹麦,全国10个省的行政开支占比远超欧盟平均水平,有学者调侃,比利时的省级机构就像“叠床架屋的办公室”,每个部门都在忙,但没人知道在忙啥。 就算是国内事务,也常因为省级壁垒卡壳:比利时弗拉芒大区想统一环保标准,下辖的东佛兰德省和西佛兰德省却各自出台细则,企业得备两套合规材料;荷兰的北布拉班特省和南布拉班特省,连道路限速牌的设计风格都要争个高低,最后还是中央政府强制要求统一才作罢。 其实不是没人想过改革,荷兰早在2010年就有政党提出“撤省并市”方案,结果刚一公布就遭到各省议会联合反对,弗里斯兰省甚至组织了抗议游行,说这是“抹杀区域传统”。 可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摆在哪儿:同样是办理企业跨区域扩张手续,没有省级行政区的卢森堡平均只要5个工作日,荷兰得15天,比利时甚至要20天。 说到底,这两个国家的省级行政区更像是“历史惯性的产物”,荷兰带着联省共和国的基因,比利时背着族群妥协的包袱,短期内确实动不了。 但从实际治理来看,这层“中间环节”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就像给小推车装了个大刹车,看着稳当,实则拖累了速度。 要是哪天能找到兼顾传统认同和治理效率的法子,把这些“多余”的省级机构精简掉,说不定两国的发展能轻快不少。

0 阅读:56
沃克笔下趣事

沃克笔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