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宁夏姑娘耿兰俊,做了国内首例“女变男”的手术,当男性器官被植入身体后

紫蓝谈社会趣事 2025-11-03 18:08:16

2005年,宁夏姑娘耿兰俊,做了国内首例“女变男”的手术,当男性器官被植入身体后,他心中大喜,可接下来的生活却出乎意料。 1975年生在宁夏偏远农村的她,打小就跟别的姑娘不一样。 别的女孩爱抱着洋娃娃、穿花裙子,她却总扎在男孩堆里爬树、摔跤、踢足球,对女装打心底里抗拒。 街坊邻居见了总念叨“没个丫头样”,这些议论没少传到她耳朵里,但她始终觉得,自己本该是个男孩。 青春期的到来让这份矛盾更煎熬了,胸部慢慢发育,月经也如期而至,每一件事都像在提醒他“你是女孩”,可这跟她心里的认知完全相悖,那种痛苦让他日夜难安。 20岁那年,她实在忍不住,鼓起勇气找了银川一家小诊所,想把胸部切除,结果却被当成精神有问题的人拒之门外。 直到2003年,一张旧报纸给了她希望,上面提到了性别重置手术。 她赶紧联系上北京协和医院的乔群教授,医院特别谨慎,花了半年时间,让整形外科、内分泌科和心理科的专家反复评估,最后才确认他不是一时冲动,而是长期的性别认同障碍,同意为他做手术。 为了凑齐十几万元的手术费,她把自己打了十年工的积蓄全拿了出来,还卖掉了老家的土坯房,就想赌一个符合自己认知的未来。 整个过程前后持续了好几个月,光大型手术就做了四次。 术前要打激素,慢慢长出喉结、体毛这些男性特征;术后伤口愈合的剧痛,还有没完没了的护理,都得他自己扛。 更关键的是,以后得一辈子吃雄性激素维持体征,还得接受痤疮、情绪容易暴躁这些副作用。 手术成功后,她以为终于能顺顺利利过日子,可没想到麻烦还在后头。 2005年那会儿,性别变更的法律程序还不完善,他抱着一沓厚厚的医疗证明,在各个政府部门之间跑了无数趟,才终于把身份证上的性别从“女”改成了“男”,还特意改名叫“耿子”,想跟过去彻底告别。 原以为有了生理和法律上的男性身份就够了,可融入社会的路比他想的难多了。 找工作时,只要说起自己的变性经历,大多雇主都会婉拒,最后他只能去深圳的五金厂做搬运工,靠卖力气换份踏实。 好在他做人坦诚,面试时不隐瞒自己的情况,这份真诚打动了一位人事主管,给了他一个宝贵的工作机会。 凭着自己的努力,他慢慢用专业能力打消了同事们最初的好奇,赢得了大家的认可,最后还从普通职员做到了公司创意总监。 家里的关系也慢慢缓和了,一开始父母因为怕家族蒙羞坚决反对,后来经过一次长谈,终于理解了他的难处,接纳了这个儿子。 那些曾经断了往来的亲戚,看到他日子过好了,也渐渐和解了。 不过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感情路上他屡屡碰壁,每次相亲时坦诚自己的经历和无法生育的事实,大多对象都会选择退缩。 好在他看得开,还想着以后在家人支持下收养一个孩子,当一名父亲。 现在的他,还加入了互助组织,把自己的经历分享出来,帮那些跟他有同样困扰的人。 从最初的艰难抗争,到现在被家人接纳、在社会上立足,耿子的路走得格外不容易。 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做自己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要改变身体,更要学着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0 阅读:1
紫蓝谈社会趣事

紫蓝谈社会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