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白白培养了他5年!”2018年,武警济南支队入职了一个月的大学生,还立下了

冷紫叶 2025-11-03 11:47:10

“国家白白培养了他5年!”2018年,武警济南支队入职了一个月的大学生,还立下了一等功,然而在拿到这枚奖章的时候,他的母亲却泣不成声。老人颤抖的双手抚过奖章上的军徽,泪水砸在冰冷的金属上。 这个大学生就是王成龙,生在沂蒙老区的红土地上,打小就听着革命故事长大,2013年夏天,18岁的他拿着625分的高考成绩单,没选那些热门的普通高校,径直填了武警工程大学的志愿,家里人虽有不舍,但看着他眼里的光,知道这是孩子从小的梦想。 军校五年,王成龙活成了同学眼里的“拼命三郎”,他两次拿下全国数学竞赛二等奖,训练场上永远冲在最前,毕业时以学员旅综合第一、全校第六的成绩拿到“优秀毕业学员”证书,还顺带立了个三等功。 教导员劝他留校,说机关岗位轻松稳定,他却摇头,一门心思要去特战中队,“那里离战场最近”,这句朴实的话,成了他最坚定的选择。 2018年8月17日,王成龙正式成为武警济南支队特战中队的小队长,这个阳光开朗的大男孩很快融入集体,每天提前一小时起床跑五公里,训练时站在队伍排头,熄灯后还抱着《特战专业训练教材》啃到深夜,书页都被翻得卷了边。 上士朱随军是队里的老骨干,参加过索马里维和,王成龙天天缠着他问战术技巧、中队传统,那份真诚好学劲儿,让老班长心甘情愿倾囊相授。 入职不到一个月,“魔鬼周”极限训练来了,9月12日凌晨4点,天还黑得像泼了墨,25公里徒步行军刚拉开序幕。王成龙走在队伍左后方,特意通过对讲机提醒运兵车驾驶员:“路上车多,天又黑,注意安全。”驾驶员徐莲伟刚应了声“收到”,意外就撞了过来。 一辆重型货车连续超车后突然失控,带着刺耳的刹车声朝行军队伍冲来,千钧一发之际,王成龙猛地大喊一声“散开”,同时一把将身边的战友曲鸿健推了出去,队伍瞬间向右散开,可他自己却没来得及躲闪,被货车狠狠撞倒后卷入车轮,又被向前推行了6米。 中队长夏中明疯了似的冲过去,和战友们一起把王成龙从车底拖出来,鲜血浸透了他的作训服,任凭大家怎么呼喊,这个前一晚还答应战士“走不动就拉着你”的小队长,再也没睁开眼。 救护车呼啸而至,曲鸿健站在原地,看着担架上盖着的白布,眼泪砸在地上,“他把我推开的,他自己没躲开……” 噩耗传来,整个支队都沉浸在悲痛里,可夏中明第二天一早就集合队伍,继续未完的“魔鬼周”训练。“把王成龙的战斗继续下去,才是对他最好的缅怀”,这句话成了官兵们咬牙坚持的动力。 11月6日的表彰大会上,当总队领导把一等功证书和献身国防金质纪念章交到管修梅和丈夫手中时,老人再也忍不住,抱着奖章失声痛哭。后来有人拍下她在儿子雕像前的样子,她一遍遍摩挲着“儿子”的脸庞,哭够了就转身对战士们说:“你们要好好训练,别难过。” 12月4日,王成龙的骨灰被护送回家,莒南县的旅游路上,几千名群众自发站在两侧,手里举着“英雄回家”的牌子,默默目送车队驶过。第二天的安葬仪式上,三声鸣枪礼划破鲁东南革命烈士陵园的上空,这是2018年新条令实施后,首次为烈士执行鸣枪礼。 英雄的故事很快传遍全网,相关视频点击量超过3亿,歌手汪峰在济南演唱会上,特意用6分钟缅怀这个年轻的武警军官,唱了首《美丽世界的孤儿》送给她。网友们留言说,这颗23岁的“英雄星”,永远亮在夜空里。 如今走进特战中队,王成龙的床铺依旧叠得方方正正,每天晚点名时,第一个被呼点的名字永远是“王成龙”,紧接着就是全体官兵齐声应答的“到”。他的日记和文稿被陈列在支队史馆,雕像前常有年轻战士驻足宣誓。那年年终考核,中队在10多个课目中拿下优异成绩,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中队”。 管修梅常会去中队看看,有时站在雕像前默默流泪,有时会翻看儿子留下的旧物,那枚一等功奖章被她珍藏在锦盒里,每次拿出来擦拭,指尖划过军徽的瞬间,总能想起2013年那个夏天,儿子拿着录取通知书说“要去当兵”时的模样。 没人会觉得这五年培养是“白费”,从沂蒙少年到特战英雄,王成龙用23年的人生,把“忠诚”二字刻进了骨子里,那枚浸着泪水的奖章,早已成为永不褪色的丰碑,照亮着后来者的强军之路。

0 阅读:1
冷紫叶

冷紫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