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驻华大使伯恩斯称:美国对中国实行先进芯片出口管制是为了国家安全,美国不想沦

薛彤作琴 2025-11-03 11:33:39

美国前驻华大使伯恩斯称:美国对中国实行先进芯片出口管制是为了国家安全,美国不想沦为第二军事强国。 伯恩斯的担忧不是空穴来风,核心藏在 AI 技术的 “临界点” 焦虑里。美国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的智库早就放话,AI 一旦突破 “通用人工智能” 阶段,能自我迭代升级,率先掌握的国家会拿到指数级优势。 而先进芯片正是训练这种 AI 的 “燃料”,不管是高超音速武器的轨迹模拟,还是军事卫星的智能调度,都得靠算力堆出来。 美国 2022 年出台的全面管制措施,不光卡芯片出口,连制造设备都封死,就是怕中国用这些技术补齐军事科技的短板,毕竟他们太清楚 “技术代差” 的重要性,就像美国官员埃斯特维兹说的,“面对技术代差下的中国,总好过势均力敌的对手”。 为了守住优势,美国还把盟友都绑上了战车。2023 年拉着日本、荷兰签了联合管制协议,从光刻机到蚀刻机,把半导体产业链的关键关口全把住了。 这种 “小院高墙” 式的封锁,连美国自己的企业都吃不消。英伟达 CEO 黄仁勋就天天喊疼,四年前他们在中国市场份额接近 95%,现在只剩一半,为了绕开管制搞出的降配版芯片,如今也被新一轮禁令盯上。 应用材料、泛林集团这些设备商更难受,眼睁睁看着中国这个最大市场被关上大门,营收掉了一大块,可华盛顿的决策层压根没松口,他们算的是 “战略账”:只要能延缓中国发展,企业损失不算啥。 但事情的走向似乎没按美国的剧本走。2019 年华为被列入实体清单时,中国芯片自给率还不足 10%,进口芯片花了 2270 亿美元。 可短短几年,华为昇腾 910 芯片已经能和英伟达高端产品掰手腕,到 2025 年,中国 AI 服务器外购芯片的比例从 63% 降到了 42%。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刚升级管制,点名封杀昇腾芯片,结果自己先改了口,把 “使用即违法” 换成了 “警告风险”,显然是没料到中国能这么快拿出替代方案。这背后是中国砸在芯片上的真金白银,也是无数企业被逼出来的韧劲,原本依赖进口的产业链,硬生生趟出了自主的路子。 现在美国的管制还在加码,甚至想从 “限制获取” 转向 “封杀应用”,可全球产业链的规律不是行政命令能改的。中国有全球最大的芯片应用市场,不管是 AI 大模型还是智能装备,都需要海量芯片试错迭代,这种场景优势是封锁挡不住的。 而且中国 — 东盟自贸区 3.0 版已经谈成,数字经济合作一铺开,又多了新的技术落地场景。反观美国,企业和政府的矛盾越来越大,盟友的执行也打折扣,毕竟谁都不想跟钱过不去。 伯恩斯嘴里的 “国家安全”,本质上是对优势地位的执念。可科技发展从来不是 “零和游戏”,把芯片当成遏制工具,到头来反而会倒逼对手加速自主,还伤了自己的产业根基。 就像现在,美国的禁令没挡住中国芯片的突破,反而让全球产业链开始思考 “去美国化”,这场以安全为名的封锁,最后可能变成美国自己的困局。 信息来源:网易新闻客户端:《揭秘美国芯片封锁:一场围绕 AI “临界点” 展开的未来战争》

0 阅读:0
薛彤作琴

薛彤作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