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将中国逼成芯片强国!21年中国进口了2.8万亿元人民币的芯片,超过石油的进口额

史鉴奇谈 2025-11-03 11:07:23

美将中国逼成芯片强国!21年中国进口了2.8万亿元人民币的芯片,超过石油的进口额,而24年1一11月中国出口了1.05万亿元人民币的芯片,现在中国已成为芯片出口第一大国。   2022年又系统性地封锁先进计算芯片和制造设备,到了2023年更是紧盯着人工智能芯片不放。他们以为这样能锁死我们的发展空间,结果却催生了中国芯片产业的“倒逼式创新”。就连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都警告说,这种管制出现了“战略反噬”效应。   变化在数字上体现得最直接。你还记得吗,曾经芯片进口额长期是我们最大的心头结,甚至超过石油。但到了2024年,局面彻底扭转了,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集成电路出口额达到1595亿美元,同比增长17.4%,成了出口额最高的单一商品。   而2024年1-10月,中国半导体出口额就达到9311.7亿元,按照趋势测算,到11月芯片出口额已突破万亿人民币大关。从巨额进口到出口破万亿,这转折背后是产业链的整体提升。   咱们的突破路径很清晰,就是在成熟制程上扎稳根基。手机、电脑这些领域可能追求最顶尖的2nm、3nm工艺,但全球芯片市场增长的动力已经转向汽车和工业领域。   这些领域八成需求都在成熟制程,它们最看重的是稳定性和可靠性。这正是我们的优势战场,中国内地晶圆厂在成熟制程(28nm及以上)领域的产能持续扩张,预计到2027年全球占比将从31%增至39%。   国际大厂们用订单投了信任票。意法半导体选择与华虹宏力合作推进40nm微控制器单元代工业务,英飞凌、恩智浦也纷纷向中国内地晶圆厂伸出橄榄枝。一家欧洲晶圆厂CEO就坦言,中国的设备零部件和材料性能有保证,价格又便宜,没理由不用。工艺水平、价格、交期这些竞争优势获得了市场认可。   在人工智能芯片这类前沿领域,咱们也没掉队。虽然单块芯片性能可能暂时落后,但中国企业通过增加芯片数量、让多块芯片并行工作等方式有效弥补差距。中国企业正转向使用本土AI芯片,这为其他寻求替代美国产品的国家树立了先例。良品率提升至约40%,较一年前翻倍,首次实现生产线盈利。   更重要的是,咱们把芯片产业链的整个架子搭起来了。从设计软件、制造设备到封装测试,各个环节都有了一定水平的企业。华为昇腾芯片采用达芬奇架构,通过3D堆叠技术实现等效算力;小米玄戒O1芯片则展现出复杂的芯片整合能力。这种全产业链的能力建设,让我们应对管制时更加从容。   美国企业现在的心态很复杂。英伟达CEO黄仁勋曾表示,如果对华禁售标准再度提高,中国紧跟着美国,双方非常接近。在最新的管制措施出台后,英伟达仍计划保持在中国的业务,英特尔也表示将继续寻求将所有产品出口到中国。苹果公司CEO更是直言与中国的关系只会越来越好。这些表态与美国政府的政策方向出现了微妙差异。   美国三家芯片制造设备企业——泛林集团、科磊公司和应用材料公司,在拜登政府出台新的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前,多次尝试阻止。中国是它们的最大市场,收入占比超过40%,丢掉这个市场对它们打击巨大。今年下半年,这三家公司的股价跌幅在25%到35%左右。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内部也有人意识到问题,单边出口管制最可能给美国带来的是不公平的竞争环境——美国公司退出的市场,会被其他国家的公司快速填补。现实确实如此,过去一年,其他国家的芯片制造设备公司在中国的营收是增加的。   美国八年来的科技围堵,恰似挥刀斩水,刀锋过后,水流更急。从5G标准必要专利中国占比40.8%到新能源汽车领跑全球,时间证明单边主义的技术霸权终将被自主创新的浪潮吞没。科技创新本就是为了照亮共同前行的道路。中国芯片产业正是在这种没有退路的情况下,闯出了自己的胜利之路。

0 阅读:118

猜你喜欢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