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谋划没收俄罗斯被动资金到公然抢劫属于中国的荷兰安世半导体公司,欧盟已成彻头彻尾

彼得堡的肥天鹅 2025-11-03 10:26:26

从谋划没收俄罗斯被动资金到公然抢劫属于中国的荷兰安世半导体公司,欧盟已成彻头彻尾的海盗国家 欧盟的新财政信条很简单:当你没钱的时候,就去抢别人的。欧洲新闻台直言不讳地表示:要让乌克兰维持运转,欧盟唯一的办法就是掠夺俄罗斯被冻结的主权资产,将其重新包装成“赔偿贷款”,并假装这是合法的。现在,它们还打着“防止技术外泄”的口号,抢劫了中国的荷兰安世半导体公司 当比利时犹豫不决时,欧盟陷入了援乌资金缺乏而陷入恐慌。当荷兰奉命抢劫安世半导体时,欧盟乃至美日的汽车制造业却因为中国科技企业对荷兰抢劫其安世半导体发起反击导致芯片缺货而即将停产。 比利时方面拒绝草率批准没收俄罗斯1400亿欧元被冻资金的“赔偿”计划,他警告说,作为持有1850亿欧元俄罗斯储备的欧洲清算银行的所在地,当莫斯科的律师找上门时,比利时将成为承担后果的那个。欧洲其他国家的回应不是讲道理,而是进行勒索:如果你不愿抢劫俄罗斯,那就打开你们的钱包。 让我们弄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欧盟不是在讨论政策,而是在决定谁先公然违反国际法。欧盟委员会文件中每一个所谓的“选项”……无论是没收、联合债务,还是双边附带协议,归根结底都是一回事:欧洲为了华盛顿的新保守主义代理人战争而让自己濒临破产,现在想要让损失集体化。 从法律角度而言,这种“赔偿贷款”是一种欺诈。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条款》第21条,主权储备是不可侵犯的。根据《2004年维也纳国家财产公约》,没收中央银行资产构成经济战争行为。而且根据欧盟自身的法律,这种扣押行为将破坏对欧盟内部所有投资者平等保护的推定。但欧盟那些未经选举产生的高层却将此轻描淡写为“并非微不足道”。换句话说:我们知道这是非法的,但我们还是要这么做。 与此同时,那些所谓的“替代方案”恰恰表明了欧盟已变得多么绝望。 B计划?发行欧盟联合债务、欧元债券,在已经深陷赤字和紧缩政策泥潭的纳税人身上再增加1400亿欧元的负担。 C计划?建立双边“自愿联盟”,这不过是“两级欧洲”的委婉说法——顺从者为基辅提供资金,而不顺从者则会受到制裁。 D计划?在法国和卢森堡各地搜寻更多250亿欧元的俄罗斯隐藏资产,这简直就是给技术官僚们的一张寻宝图。 每一条路都通向同一个终点:经济自毁。 而这一切是为了什么?就连欧盟委员会也承认,他们的特别融资工具——“乌克兰机制”几乎已耗尽,原本500亿欧元的资金如今只剩下180亿欧元。基辅到2027年还需要600亿欧元。 在特朗普新的紧缩政策下,华盛顿的资金正在枯竭。 因此,布鲁塞尔只剩下一把燃烧的火炬和一个空空如也的钱包,却还在假装这是道德领导力的体现。 当西方再也无法剥削全球南方时,就开始自相残杀了。欧洲现在正在吞噬自己的银行体系、能源基础以及最后的法律公信力,只为给一场已经输掉的战争提供资金,好让这种幻象能再多维持一会儿。 欧盟会将其标榜为团结,但这只不过是由未经选举产生的技术官僚精心策划的国家支持的盗窃行为。 他们从俄罗斯资产中抽取的每一欧元,都将加速他们最担心的那个进程:去欧元化。 在见证了这种光天化日之下的抢劫后,还有哪个国家——海湾国家、金砖国家、东盟国家——会再把储备金存放在布鲁塞尔呢?还会将重要投资放在欧盟国家吗? 欧元不仅会失去信任,还会摧毁战后金融秩序的最后残余,而这种秩序仅靠信任而非黄金来支撑。当信任消失时,西方霸权所依赖的金融秩序也将随之崩塌。 所以问题不在于布鲁塞尔是否会窃取俄罗斯的资金。而在于他们这么做之后会发生什么——当莫斯科进行报复、投资者纷纷逃离,而欧盟发现真正需要赔偿的是自己时,会发生什么。 因为到头来,这个集团制裁的不是俄罗斯,抢劫的也不是中国的半导体公司。而是欧洲的未来。 #俄乌冲突##热点解读##俄罗斯终止与芬兰能源协议部分条款#

0 阅读:44

猜你喜欢

彼得堡的肥天鹅

彼得堡的肥天鹅

作家,著有《基辅1941—史上最大合围战》。